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弘扬“背包精神” 打造诚信蓝天

——记阳曲农商银行特殊资产经营中心副经理高俊毅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李杰华 2019年01月29日 13:40

高俊毅(左一)在贷户家里商谈还钱事宜

  高俊毅是名银行职员,他既不是柜台里的“白领”,也不是掌握“放贷”权力的高管。他的工作是与长年欠贷未还的不良贷户周旋——一名不良贷款清收队员。高俊毅,35岁,山西阳曲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曲农商银行)特殊资产经营中心副经理,仅从2017年11月至今,他带领团队收回不良贷款总额约1500万元。“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高俊毅说。

  寒风凛冽,高俊毅一行走在阳曲某村的小路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大潜在风险因素,老账、呆账、坏账,是影响正常市场金融秩序的沉重包袱。针对不良贷款,2017年10月开始,阳曲农商银行开始了一场“清收风暴”,向这些难以收回的贷款,发起清收攻坚。“有些老贷户当年贷款投资做生意,自己获利了,却不愿归还贷款,而是把资产转移到家人名下,只说自己没钱还贷。”高俊毅此行要找的贾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贷户。他贷款2万余元做生意,如今拒不还贷。当找到这位贷户时,他死死堵住大门不让进去。一番谈判拉锯战之后,贾某借如厕之机,居然翻墙要溜。高俊毅第一个追了上去,不料一脚踏空,重重摔在了地上。

  “每一次去清收会遇到什么情况,我自己都不知道。冷言冷语甚至恶语相向是常事,坐冷板凳更是家常便饭。但我们作为清收队员,追讨的是他们欠国家的钱。用真情打动不了对方,就只能和他打心理战,见招拆招。像蹲点、谈判……在法律界限内,能想到的招数我们都会试一试。”高俊毅对遇到的事都习以为常了。忍着胸口钻心的疼痛,高俊毅没有撤离,坚持与贾先生的妻子谈判到深夜,终于将贷款本金全部收回。此次任务完成了,他却因胸椎骨折,落下了时常胸痛的毛病。妻子含泪问他:“你这么拼命,值吗?”高俊毅说:“不良贷款如果大面积存在,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是极其不利的。我们的清收工作,就是在为这个体系‘治病’,让它逐步走上正常的轨道。”

  卧床休息仅一个多月,高俊毅就回到清收一线,收回一笔陈年老账。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竟险些累及妻儿。贷户乔先生十几年前向阳曲农商银行贷款4万元未还。前往清收贷款,双方僵持两个多小时。当晚,高俊毅就接到威胁电话,扬言要到他家里闹事——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感受到这份工作对家庭的影响。高俊毅还是向这位贷户的家人继续发出了劝说归还贷款的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12月末,这名贷户将其名下贷款全部还清。“风暴”旋起一年时间里,高俊毅和队友每天至少要走访5家贷户。在事先做好周密策划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他们最快一次结束“战斗”只用了20多分钟;但多数情况下,进展并不会如此顺利,最长的一次,他们连续作战60多个小时。

  农信社老一辈信贷人员身背挎包,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主动上门为百姓提供金融服务。60多年来,正是依靠老一代农信人这种“背包精神”,农信社和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才奠定了农信社今天的发展之基。简单质朴是“背包精神”的实质,高俊毅和清收队员用愚公移山、敢于亮剑的精神,将诚信的理念植根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打造一片诚信的蔚蓝天空。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