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有一些特殊的家庭。孩子与父母之间没有监护关系,却生活在一起,共享家庭的温馨,这就是市福利院的寄养家庭。近日,记者走进寄养家庭--王贵忠、邢梅英的家,听他们讲那充满爱和温暖的故事。
温馨的家
82岁的王贵忠、57岁的邢梅英夫妇,是市福利院寄养家庭的“爸爸妈妈”。5年来,夫妻二人养育了14个福利院的孩子。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阳光暖暖地照进两室一厅的住房。客厅的墙上挂满“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的生活照,1岁半的男孩小强(化名)蹲在地上玩玩具。厨房里,邢梅英和王贵忠像普通家庭一样,炸丸子、做烧肉……为新年做着各种准备。卧室的婴儿床上,10个月的小丰(化名)睡得香甜。
“乖宝儿,该喝奶了。”邢梅英拿着奶瓶走来过,抱起小强。小强双手举起奶瓶,咕嘟咕嘟大口地喝着香甜的乳汁,微笑地看着“妈妈”。
这时,卧室里传来哭声。“弟弟醒啦!咱们看看他去!”邢梅英领着小强走进卧室。看到“妈妈”,小丰停止哭声,伸出双手求抱抱。邢梅英赶紧把小丰抱入怀中……
幸福的成长
王贵忠说:“我们家的5个男孩在儿时都有不同的遭遇,被拐卖的、身体残疾的、被遗弃的……都是可怜娃,能成为他们的‘爸爸’‘妈妈’,给他们家的温暖,也是我们的福气。”
说起自家的孩子们,当妈的邢梅英言语间又是怜爱又是骄傲。16岁的小福(化名)小时候被人贩子拐卖,所幸被公安部门解救,但其身世成谜,只能在福利院长大。“小福可聪明啦!他上初中时是班里的尖子生,去年中考考上了进山中学,平时住校,周末才回来。”邢梅英说:“每次回家,他爸忙着炸鸡腿、炸丸子、包饺子包子……做他爱吃的饭菜。我们经常鼓励他,告诉他只要努力学习,将来就会有好前程。”
12岁的小港患有脑发育不全,行动总比别人慢半拍。自己穿衣服得穿一个小时,吃饭得吃一个小时……所以,邢梅英总是早早起来,给他穿衣服、喂饭,送他按时上学。5岁的小茂(化名)因肠梗阻、肾积水,3岁半来到寄养家庭时,还不会走路,只会爬。后来,小茂经历过四次大手术,摘了一个肾,接了段人工小肠……每次住院做手术,都是邢梅英陪侍照顾。小茂虽然身体残疾,但很聪明,会背诵很多唐诗和儿歌。现在带着尿不湿的小茂每天和小港一起到特教学校上学。
1岁半的小强患有肛门闭锁,经手术后,肛门的收缩功能尚不健全,随吃随拉。邢梅英随时都要准备给他收抽粪便。10个月的小丰是弃婴,身体健全,还不会走,只要醒着就求抱抱……
贴心的爱护
快到午饭时间,王贵忠把做好的西红柿酱、黄豆芹菜、凉拌莲菜、茄子炒肉摆上桌,手擀面准备好,待邢梅英把小茂和小港从学校接回家,就开锅煮面,让孩子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饭桌上,夫妻俩先把小丰喂饱,再你一口、他一口地喂小港和小强,时不时,还得给小茂夹口菜,来碗汤……等孩子们都吃饱了、喝足了,夫妻俩才能吃饭。
“孩子们爱吃带馅的,我们家一周包三次饺子,两次包子,还炸油糕、做馅饼,一周之内一日三餐天天不重样。我们还自制酸奶、面皮、豆浆……”邢梅英说,为了让孩子们吃好喝好,营养跟得上,夫妻俩想着法、变着花样做好吃的。
邢梅英说:“除了住校的小福,每周回来换洗一次衣服。其他四个在家住的孩子的衣服都是每天一换,我家的孩子们什么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
孩子的归宿
邢梅英说:“5年来,我们家前后共养育了14个孩子。之前的9个孩子,有4个被国内家庭收养,有5个被国外家庭收养。”
有一个女孩叫小茹(化名),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肾积水,1岁半做完肛门闭锁手术后,成为寄养家庭的一员。当时小茹不会排尿,每天带着尿袋。在邢梅英寄养家庭生活了三个月后,小茹就会自己排尿了,慢慢的也长胖了,长高了,漂亮了。2016年,小茹被一对美国高知夫妇收养,后来在纽约接受了肾积水手术。照片墙上,有一张四口之家的合影,父亲、母亲、儿子是美国人,女儿是一个漂亮的中国女孩。“这个女孩儿就是小茹。”邢梅英说:“这张照片是小茹的美国父母寄回来的。你看她多漂亮、多健康呀!和正常孩子没什么差别吧?孩子们能有好的归宿,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