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是工程的眼睛,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五一”假期,中铁六局太原公司测绘分公司西延项目部测量队队长郭永亮依然奋战在工程建设一线。他背着几十斤重的仪器设备,沿着施工区域一点点检查,一步步测量。
今年32岁的郭永亮,从业9年,只干一件事——工程测量。从2015年进入中铁六局太原公司承建的浩吉(蒙华)铁路十七标段,开始负责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工作,到2024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郭永亮时常说,是好时代给了他成长和成才的机会,让普通工人也走出了一条技能报国之路。“我将继续把热爱、坚持和专注投入测量工作中,用一辈子当好工程的‘眼睛’。”
把“丈量”功夫练扎实
在工程施工中,测量人是工程建设的排头兵。这些年,郭永亮参建过的项目不胜枚举,浩吉(蒙华)铁路、宜彝高速、西延高速铁路站……他扎根铁路、公路、高铁建设一线,历经多年实践,把“丈量”的功夫练得扎扎实实,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工程测量员。
郭永亮回忆,他入职后参加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公司承建的浩吉(蒙华)铁路项目。那时,他常常担心自己因经验不足完成不好测量任务。“白天要进入灰暗的隧道,将全部精力投入外业测量;夜晚则静坐于办公桌前挑灯伏案,分析处理数据报表,有时碰到不会的问题,便详查资料,虚心向老前辈请教。”就这样,凭着一股刻苦钻研的实干劲,一段时间下来,隧道测量的各项关键技术被他熟练掌握。
浩吉(蒙华)铁路是国内最长的运煤专线重点工程,对工程质量要求十分严格,郭永亮所负责的隧道是项目标段内最长的一条。一次,隧道最内侧导线点X、Y轴分别出现了1.8厘米、1.2厘米的测量误差,为了保证放样精度,同时查明误差原因,他主动组织队员深入隧道,持续十几个小时不间断进行点位测量。返回驻地,又马不停蹄计算数据,在反复确认数据准确无误后,他才放下心。而这样的工作情景,只是他从业9年来的一个缩影。
当好工程的“眼睛”
2019年,中铁六局太原公司承建的宜彝高速公路6标段工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工程项目部成立当年,他便接到调令,带着一身测量“硬功夫”,走入宜彝深山。
项目施工准备期间,需要测量征地拆迁区域的山地断面来确定填石方量。每天吃完早饭,备好干粮和水,他就率领测量队队员携带着GPS仪器翻山越岭,一座山一座山地“硬啃”,半个月内,5座山体的断面测量在他们从未停歇的步履中全部完成。他常对测量队员们说:“测量是工程的‘眼睛’。离开优质的工程测量结果,施工会遇到极大挑战。所以,把好工程测量关口,当好工程的‘眼睛’,是我们的责任。”
除了在工作岗位上潜心钻研,专注于提升技术能力,郭永亮还为公司培养测量人才。10多名新入企大学生在他的教导下成为测量技术骨干,另有多名外聘人员通过他的帮扶指导,在各层级测量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2021年,公司承建的西延高速铁路站前11标工程在开工后迅速进入大干快上的施工阶段。作为测量精干力量,郭永亮被抽调参与项目测量任务。面对设备短缺、人员数量和技能水平不足等客观因素,他合理安排人员分工,同步进行技能培训,如期推进项目测量任务。
为了精确测量控制大桥现浇梁在挂篮施工中的高度、平整度、平面位置,他带领队员提前在施工中的大桥下方地面布设固定控制点,使用CAD软件画出大桥现浇梁各节段,合理设置现浇梁挂篮施工线性监测点,深入研究吃透监测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逐步改进监测手段,最终大幅提高了测量精度,在保证监测数据满足国铁监测系统要求的同时,推动挂篮现浇梁顺利合龙,为西延高速铁路施工的快速推进保驾护航。
在测量岗位的奋斗时光里,郭永亮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用自己的劳动与汗水换来一项又一项荣誉,曾先后获得中国中铁“劳动模范”、中铁六局“金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