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为期4天的全国宫颈细胞学规范化培训班在太原结束。来自省内各级医疗机构的150余名病理及妇产科学领域的学员参加了培训。
2019年第八期CSCCP宫颈细胞学规范化培训班(北区-太原站)暨山西省医卫双优下基层—宫颈病变适宜性技术推广培训班,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理学分会(CSCCP),国家卫健委临床病理理质控中心(PQCC),中华医学会病理理学分会细胞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理学分会女女性生殖疾病学组联合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承办。CSCCP首席海外病理顾问、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赵澄泉教授,山西省卫健委科教处李志华处长,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保院长,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康文娟院长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医大二院病理科王晨主任主持开班仪式。
山医大二院李保院长致欢迎辞,介绍了二院学科建设及病理科建设,对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与感谢,希望各位学员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次学术盛宴上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希望本次培训班能对二院乃至全省宫颈癌的筛查、宫颈细胞学的质控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并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

培训班特邀国内外十几位知名学术大家带来了为期三天半的精彩讲座,围绕宫颈细胞学、宫颈癌筛查策略、HPV与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病变组织学诊断等内容,采用病理及临床相关理论知识授课、电子扫描切片示教、晚上显微镜阅片实践等,进行现场教学与学术交流讨论。刘东戈教授做了《中国宫颈细胞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的报告,讲述了我国宫颈细胞学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三阶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性;郝敏教授做了《疫苗后时代宫颈癌筛查的相关问题》,介绍了我国HPV各基因型的感染差异及国外多个国家宫颈癌的筛查策略和HPV疫苗接种差异;余小蒙教授做了《宫颈细胞学TBS报告系统解析》报告,从标本的制片,正常宫颈细胞形态、宫颈鳞状上皮和腺上皮病变的细胞学特征等方面对新版TBS进行了重点讲解,详尽解读了判读标准、要点和难点以及诊断陷阱;任力教授做了《宫颈正常细胞学及良性反应性改变宫颈细胞学技术进展》的讲座,首次应用电子扫描切片示教,使每位学员对正常及反应性改变的诊断有更准确地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刘爱军教授《宫颈鳞状细胞病变的组织病理组织学诊断及规范》,从宫颈解剖组织学到宫颈鳞癌前驱病变再到宫颈活检及锥切标本处理规范均一一做了阐述;徐海苗教授《宫颈病变细胞病理学筛查的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为大家介绍了宫颈癌病变筛查方法的现状以及细胞学诊断的质量控制。李娟教授讲授了《宫颈液基细胞学-微生物》《宫颈微生物感染病例解析及讨论》,对宫颈细胞学主要微生物做了详尽的介绍,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各种微生物镜下所见;赵澄泉教授采用国际教学法做了《宫颈细胞学腺上皮病变》,对宫颈内膜,反应性,原位腺癌及腺癌,子宫内膜细胞/癌,子宫外恶性肿瘤诊断容易疏漏的类型均做了详细讲解,提醒各位同道细胞学判读要谨慎。王文杰教授、张静教授分别做了《宫颈原位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的组织学诊断》,介绍了几种少见类型腺癌及常见的HPV相关的宫颈病变的鉴别诊断;沈丹华教授做了《宫颈癌筛查策略与技术进展》,对宫颈癌筛查进展及中国宫颈癌筛查历史与现状做了概述,谈到宫颈细胞学的应对策略,指出联合筛查显著降低宫颈癌的漏诊率,并强调三阶梯预防,对比介绍了不同技术在检测癌前病变的作用;潘秦镜教授详细讲解了《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的判读及难点解读》《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病例解析及讨论》。毕学杰、王志莲、路喜安、刘月香、王晨教授分别以《老年宫颈细胞学及哺乳期妇女宫颈细胞学特点》《宫颈病变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宫颈罕见肿瘤病理诊断》《宫颈HPV检测技术的革新-从DNA-RNA》《HPV与宫颈病变》为题讲座。专家们讲解细致,内容全面,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连续三天晚7点到9点,由经验丰富的细胞学老师赵文英、吴红霞、魏荣,带领学员们进行实践阅片,电子扫描切片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四家医院联合准备了数量充足、种类全面、病例典型的教学片,全程有老师指导答疑。山大二院张进副院长亲自到病理科阅片现场看望培训班学员并讲话,鼓励学员们在病理人才紧缺的现状下,抓紧这样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病理诊断水平。

最后一天学员参加了理论考试和阅片考试,全部考核通过,将颁发由CSCCP和PQCC签发的合格证书。此次培训,内容精彩纷呈,专家阵容强大,多家医院共同参与,阅片形式丰富多样,从理论到实践,从病理到临床,从细胞到组织,让学员们的细胞学诊断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对推动早日实现2030年全球宫颈癌消除计划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