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清宇在晋源区晋源街办赵家山村调研。梁琛摄
本报讯 5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清宇在晋源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城郊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市委副书记李新春,市委常委、秘书长刘鹓参加。
赵家山村是首批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也是晋源区“百村景区化、三年大变样”工程试点村之一。村里一栋栋小楼整齐排列,街道两侧路灯简约大方、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前小院落里瓜果飘香、蔬菜成行。走进村民李巧娥家中,“去年冬天取暖花了多少钱?家里冷不冷?”“做饭用电还是用液化气?”罗清宇一一询问生活细节,当得知村里不仅为住宅外墙加装了保温层,还为村民配发电磁灶、发放炊事补贴资金,引导村民“弃煤用电”清洁生活时,他高兴地说,村里建设的这么好,城里人都想住过来。他强调,要引导村民自己的事自己办,共同建设美丽新农村。来到景观池塘边,罗清宇对村里铺设污水管网、配建污水处理站、修建公共厕所的做法给予肯定,指出,要推动公共资源和力量下沉一线,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注重日常的维护管理,确保各类设施有效发挥作用。
晋阳堡村正在进行村容村貌的整治改造。来到村委会的党员活动室,罗清宇向村支书张聪霖详细了解村党支部建设情况,指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关键要看有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村“两委”班子要公道正派,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公开公平公正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心服口服,切实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谈到今后的发展,罗清宇强调,要不断开拓视野,跟上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有效资源,紧盯省城大市场、大需求,谋划发展好主导产业,让群众尽快富起来,在这方面区里和市直部门要加强规划引领和目标引导。在老年日间照料室,罗清宇叮嘱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着力提升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
紧邻蒙山大佛景区的开化村,村头的道路已进入最后的面层铺设阶段,两侧立面整饰全部完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污水管网是否同步建设、强电弱电是否入地、违章建筑是否拆除,围绕诸多制约村容村貌的难点问题,罗清宇边走边看边提要求。看到路边的村民,他走过去询问大家对村里的改造建设满意不满意,当听到肯定答复时,他鼓励大家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靠政府支持,更要靠自己动手,共同扮靓美丽家园。在蒙山大佛景区另一侧的寺底村,罗清宇走进村民梁四娃家中,实地察看旱厕改造情况,指出,农村“厕所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的,要在方便使用、干净卫生上下功夫,着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他认真听取了寺底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当得知村里依托蒙山景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宿产业、餐饮产业、康养产业时,罗清宇叮嘱随行负责同志要加强发展规划指导,打造良好服务品牌。
罗清宇在调研中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事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一步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依托省城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消费能力,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减五增”,提高本地农产品的有效优质供给,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等农业新业态,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功能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要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扎实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乡村道路畅通等工作,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实施乡村绿化行动,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要努力培育文明新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和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去年杏花岭区、晋源区圆满完成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今年要在全市推广实施。各县(市、区)要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保障举措,确保不折不扣、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改革任务。要着力建强基层组织,进一步落实“三基”建设各项部署,着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厉整治惠农补贴、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问题,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为实现乡村振兴、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