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默默坚守筑起平安和谐

太原市尖草坪区司法局汇丰司法所所长赵东会访谈录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李凯 2019年05月28日 15:35

 

  人物名片:

       赵东会,男,中共党员,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记省一等功,现任太原市尖草坪区司法局汇丰司法所所长。他荣获的全国性荣誉称号有:人民调解能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最美志愿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模范司法所所长等。

  “自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党的先进性所传导给我的无穷力量,就始终支撑着我将责任、担当和奉献回馈给党和人民,并一直坚守在基层司法行政战线的工作岗位上。这些年来,我用辛勤的汗水和润物无声的坚守投身于平凡的基层工作,为受助群众撑起一片天、给误入迷途者带去温暖和希望、帮助遭遇纠纷困扰的家庭实现和睦相处、促进社区(村)的平安和谐、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赵东会的开场白,让人感觉到他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自豪,“在此,我最想要说的是,感谢党和人民给予我的所有荣誉。”

  -不让“拉兹之歌”的悲剧重演

  上个世纪70年代有一部风靡中国的印度电影《流浪者》,片中讲述了主人公拉兹被父亲遗弃后误入歧途变成“少年犯”的故事。影片也提示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给予青少年良好的成长环境,给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而实际上,识别和辨别能力都比较弱的青少年一旦面临恶劣的成长环境,“问题青少年”一旦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他们继续上演“拉兹之歌”悲剧的几率就会大增。

  “有一次,我组织辖区孩子们参观省少管所。在礼堂上,‘少年犯’们忏悔的眼泪,‘妈妈!我想回家!妈妈!我错了!’的呼喊,让我终生难忘。”

  “得知这些‘少年犯’多数是监狱服刑家庭、单亲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家庭、贫困残疾家庭的孩子时,我深感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于是,我暗下决心,决不能再让这类无辜的孩子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结合辖区内的家庭功能缺失、下学无人看管或者干脆辍学等实际情况,我多方整合资源、筹措资金,为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建立起400平方米的教育服务基地——“新航家园”。多年来,我经常吃住在基地,和这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们交朋友,既当‘严父’,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又当‘慈母’,给孩子们洗衣做饭,答疑解惑。有时还要以孩子‘舅舅’的角色出面,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把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些孩子们身上。刚开始家人对我的做法十分不理解,但当家人看到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在我的帮助下,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家人渐渐开始理解我的工作,儿子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辅导孩子们文化课,我爱人也开始帮助孩子们洗衣服。”

  多年来,赵东会先后资助特殊家庭孩子63000余元,为168名特殊家庭的孩子担任了代理家长,代理参与各种纠纷调解190余次,主动为他们提供抚养费、伤害赔偿等法律援助133件,先后挽救帮扶特殊家庭的青少年863人。

  “由于编制待遇问题,我准备调离工作岗位。得知这一情况后,一个孩子拉住我的手请求我不要走,其他孩子抱住我哭着说:‘你走了,我们怎么办?’面对这些孩子的期盼,是调走还是留下,一时让我难以决择。调走,我可以继续享受副科待遇,而留下来却要失去副科待遇。纠结于此,让我晚上久久不能入睡。那些曾经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难舍难分。最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守护这些孩子。因为孩子们需要我,我也舍不得离开他们。”

  赵东会的榜样力量先后吸引了6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和“五老”志愿者加入到关心特殊家庭青少年的队伍中来。《一个共产党员带领400名共青团员服务600名青少年》的事迹在媒体报道,赵东会先后帮扶挽救的863名孩子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的主动加入到“新航家园”的志愿者队伍中,他们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帮助特殊家庭的孩子们了。更为可喜的是,这些孩子们还在“新航家园”立了“感恩石”,以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谢,决心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

  -甘当一名基层的人民调解员

  某年农历八月十三,一位低保户残疾人叶先生来到司法所找到赵东会,诉说其在住院期间他大哥私自将其房屋租赁后,拖欠物业公司水、电、暖气等费用2300余元,导致物业公司给其停了电。虽然他找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但寻求多个部门求助未果。

  “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发现快到中秋节了,必须马上帮助调解通电的事情。我急忙放下手上的工作,陪同他来到物业公司进行协调,先后和物业公司多个领导协调。物业公司坚称:必须交清欠费,否则不同意通电。于是,我提出为叶担保、写承诺书,请求物业公司先通电,通电后的电费由我承担,中秋节后我负责调解欠费纠纷。物业公司有关负责人被我的真诚感动,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给叶通了电,使他愉快平安地度过中秋节。”“中秋节过后,我及时将叶和他的两个哥哥叫到一起。经协调,两个哥哥各自分担一部分欠费,物业公司减免一部分欠费,按照约定履行了对物业公司的承诺。”

  “在某拆迁项目中,根据安排,我负责156户拆迁对象的调解工作和协议签订,但发现有些拆迁户存在抵触情绪。我查看拆迁户名单时,发现有低保户残疾人叶先生的名字。由于叶系残疾人,父母去世,一人靠低保维持生活,其对拆迁工作抵触情绪非常大。我决定,以做好叶的思想工作作为推动拆迁工作的突破口。当我来到拆迁现场找到叶先生后,看到他那脆弱的身体,我又急又气,不由得撂下几句“狠话”,让他感到不知所措。原本,他是想司法所所长此次来是对其抵触拆迁的行为进行责怪的,却不料我说的全是关心他身体的话。顿时,叶感到有些愧疚。随后,我将他接回家中,根据其实际情况和有关政策,认真地为他核算了拆迁有关补偿,帮他选择了合适的楼层,解决了他的担忧,他也顺利搬迁了。”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在办公室审查安置补偿协议时,发现准备签订的叶的安置协议换成了其大哥的名字,提供的有关手续也换成了其大哥。我第二天就找到叶,告知被拆迁人换成其大哥名字的后果。叶告诉我,这不是他的本意,是其大哥、大嫂、侄子的意见。他在大哥家居住,不便坚持写自己的名字。于是,我主动为其做主,经过多次与其大哥及家人耐心协调,终于换回了叶的名字,保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叶一个人的三件事,感动了一户,影响了一群。大家一个个都搬迁了,这使我圆满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拆迁户的认可。”

  赵东会率先在太原市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赵东会工作室”,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赵东会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让236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破镜重圆,使86个无人呵护的未成年人得到保护,给72名老年人精神慰藉和经济资助,尤其是把长达多年的9件信访案得到了化解,先后有76名受助群众和纠纷当事人主动成为义务调解员和法制宣传员。

  -在困难面前,我要发挥共产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

  “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司法所工作的一大难题。面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在困难面前发挥‘一面旗帜’的作用。”

  “一方面,我率先将安置帮教工作向监狱前移,了解服刑人员的家庭困难,及时解决服刑人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了服刑人员主动改造(学技能、考文凭)的积极性,弥补了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困难的短板,促进了刑满释放人员顺利融入社会;另一方面,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参加集中教育、社区劳动时,请假难、扣工资的顾虑,我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及时将社区矫正人员的集中教育等活动安排在下班以后,解决了社区矫正人员这些难题,提升了社区矫正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

  “某年6月,我通过司法行政服刑人员信息网得知,张某因家庭矛盾误将其妻伤害致死,被判刑13年,家里留下两个儿子无人看管,年迈的父亲也需要照顾。其在监狱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无人管,最怕的是自己还没出监狱孩子就进了监狱。我及时进行家访,了解情况,主动为其两个孩子担任了代理家长,及时安排大学生志愿者给他们辅导文化课,使两个孩子先后考上了大学。在我的带动下,先后有42名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只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党、爱民、爱岗,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上,把人民的事情抓在手上,坚持用“责任心”把每一个人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做细做实做好,坚持用“包容心”把每一位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象服务好、教育好、管理好,坚持用“上进心”在完成党的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热情周到的法律服务能力,就能树立群众赞誉和上级认可的司法行政战线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这,是赵东会本次访谈的结束语。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