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你看这城市绿意扑面来——

记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园林技师苗峰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李晓并 2019年05月27日 15:43

  有外地的朋友来太原,环城走一圈,最大的感受是:太原的绿化真好。

  前些年,当太原向“绿化真好”抬腿迈步时,新修的通衢大道和改造后的大街小巷时常一夜之间绿木成荫,就会听到质疑:这个季节能栽树吗?这样不讲规律的反季节移栽,树木能活吗?

  事实是,这些树不仅活了,而且日渐葱茏,蓬蓬勃勃。如果不是在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亲眼所见一眼望不到头的400亩容器苗,如果没有坐在苗峰的对面,听他详细讲解他的“容器苗栽植技术研究”,之前那些别人的质疑和自己的困惑,恐怕永远无解。

  苗峰说话语速太快,以至于说到许多专业术语时,比如“大规格容器苗培育”,比如“轻型基质的应用”等,不得不“求”他停下来,重复一次。然后,他就慢下来,说着说着,又快起来,再次被“叫停”后,他笑着说:“太专业的词回头我写出来发给你吧,免得弄错。”

  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可见一斑。苗峰今年34岁,2011年从南京林大土壤学专业硕士毕业,进入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信息技术科工作,到现在是第9个年头。时间不算太长,但做的事情罗列起来却是长长的一串——参与完成了“太原市杨柳飞絮治理技术研究”“容器苗栽植技术研究”“新优彩叶园林景观树种引种驯化与推广试验研究”“五角枫栽植成活率试验研究”“太原地区古树保健技术推广”等课题,以带头人身份组织“多功能土壤通气管项目”,荣获2017年度太原市职工“五小”竞赛优秀奖,2018年获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树木嫁接固定装置”和“古树复壮灌输器”……

  “读研究生时候所学的土壤学和参加工作后所从事的园林植物研究及园林科研技术开发,和你当初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中的愿景有什么不一样?”知道这样的问题会让人难以作答,但苗峰很坦率:“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原来以为自己会大多时候在实验室做研究,事实上,单位地处偏远,条件简陋,一个人在单身宿舍住了3年,而工作也更多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苗峰并没有特别沉浸于过往的“艰苦”中,他说,非常珍惜和感恩自己所处的工作平台,没有这个平台,没有中心领导的支持和团队小伙伴的配合,自己所学就不可能发挥出来,研究工作就无从展开,更别说出成绩。

  在园林植物研究中心的容器苗培育基地,烈日曝晒,一行行一列列笔直的白腊,在黑色的“罐子”里昂扬向上,摸一下,“罐子”是软的,“这个容器移栽后可以重复利用。”说到最值得自己骄傲的“容器苗”,苗峰认为,自己主要从事的就是园林植物研究与园林科研技术开发工作,将所学土壤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实际当中。以前城市移栽树木,需要裁剪树冠,还会伤及树根,成活无法保证。“容器苗”技术就是将农业上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到园林上,真正实现了园林苗木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施肥模式,并且“容器苗”根部自然成团,移栽不会受伤,也不受季节限制,全冠移栽,无需修剪,成活率100%。

  哦,一夜之间改变太原的一条街就是这样实现的。

  “不过,由于成本条件的限制,目前太原市的大规格容器苗培育还是以园土为主的重型基质,由于自重较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苗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轻型基质的应用势在必行。”3年前,苗峰开始了自重较轻、方便移栽、通气透水性能好、更好促进根系生长的轻型基质研究。为了节约成本,以本地园林废弃物为主要材料,将腐熟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尿素、水分等按科学的配比进行试验,最终生产出了适合太原苗木栽植应用的轻型基质,其养分含量基本达到了国内泥炭的养分含量标准,成本只有国产泥炭的三分之一,目前进行的栽培试验,苗木长势良好,自主生产的园林废弃物轻型基质已经初步具备了向外推广应用的条件。

  眼下,苗峰正在着手的另一件“大事”,就是通过技术手段的介入,完成我市规模最大、处理技术水平最高的园林废弃物基地,目的是要解决目前城市园林废弃物无处处理的难题,可以变废为宝,反哺应用到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不久的将来,或许你会不经意间看到一片一片彩色的“原野”,那是将园林废弃物做成大小均匀的切片,配以生物染色剂染色、烘干,直接铺设在了园林绿地表面,其优点是可以保墒保水,抑制杂草生长和土壤病菌的蔓延,尤其是景观效果非常好,可完美地替代地被栽植的种种缺点,真正解决黄土露天的老大难问题。

  苗峰真的很忙,除了做研究和技术开发,他还承担了单位微信公众号“太原园林植物简介”的编辑工作,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认识植物的平台。几年间,由北向南深入五台山、芦芽山、太岳山、中条山,历尽艰辛,采集野生花卉600余份,并一针一线缝制框裱成标本,建起了200平方米的园林植物科研展示大厅,成了园林科普教育的窗口。

  “做我们这行,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重复做,反复做,肯定会出成绩。一座城市美丽的园林风景,背后是园林人默默的付出,是园林人汗水的浇灌。”苗峰已将自己深深地刻上了“园林人”的标签。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