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理解老人、孝顺老人,才能做好离退科工作。”杨俊梅如是说。今年56岁的她是太原市疾控中心离退休管理科负责人,从事老干部工作6年来,杨俊梅用心用情服务市疾控中心的老干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贴心人”。今年,杨俊梅因孝老爱亲当选2022年太原市道德榜样。
“您可以把我当女儿”
2016年,杨俊梅任职离退休管理科。初到离退科时,她的压力很大,前任老科长从事老干部工作20多年,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全市优秀老干部工作者”。如何把服务工作做好、增强老同志的幸福感成了摆在她面前的现实问题。既然单位把这副担子交给自己,那就是信任,杨俊梅带着百倍信心和责任走上这个岗位。
到岗第一天,一位离休老干部见到她打趣道:“怎么来了个女的?”杨俊梅知道好多老同志和老科长情同父子,赶紧笑着自我介绍:“今后您可以把我当女儿。”从此年纪相差30多岁的两个人成了“忘年交”,老人总是把亲人间说的话和她分享;杨俊梅也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准确地记得老人的生日,认真办好老人交给的每一件事。
“这是我该做的”
老干部陈帮清去世前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儿子重病离异,孙女上学。这个由老、弱、病三人组成的家庭,不仅生活十分拮据,就连基本的生活料理也十分困难。
杨俊梅上任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每半月陪老人看一次病、拿药,每次往返省中研两三次,她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与此同时,她还组织在职党员到老人家打扫卫生,给老人买菜买肉,一直到老人去世。去世后,杨俊梅帮助操持丧事,想到孩子上学困难,她交给孩子500元,并嘱咐孩子有困难就来找离退科。
有人劝她,离退科遇到老同志去世是常事,你这种有去无回的“礼”,可不能都上。杨俊梅淡然一笑说:“我不图回报,这是我该做的。”
“我就是想回报他们”
单位离休老干部张玉梅骨折卧床,家中只有女儿一人陪护,每次老人上厕所一个人根本应对不了,老人家属和离退科一说,杨俊梅就变成了老人家随叫随到的“钟点工”。两个月时间里,一接到电话,杨俊梅抬脚就往老人家走,和家属一起招呼老人。
老干部李振华行动不便,不慎摔倒在厕所里,一通求救电话打过来。杨俊梅赶忙和另一位同事上楼帮忙。狭小的空间、75公斤的体重,杨俊梅和同事咬牙把老人抬出来,事后好多人都吃惊地问:“你们两个女的怎么那么大的劲儿?”杨俊梅说:“我也不清楚,反正一下子就抬出来了。”
从事离退科工作6年,每一次有老同志去世,杨俊梅都亲自写生平,跑前忙后送他们最后一程,从没缺席过。她常说,前辈们为疾控事业奉献了青春和智慧,“我就是想回报他们!”
在平凡中尽显真情,在责任中体现担当,杨俊梅用她的真心真情一直温暖着疾控老干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