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贾丁:为近视防控事业倾尽所学

来源:山西爱尔眼科医院 2022年02月10日 20:53

  2021年年末,太原市卫健委发布新评选出的名医工作室名单。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贾丁名列其中。贾丁是这批获选名医中唯一一位视光专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出台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特别指出,要关注儿童青少年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重点眼病。

  据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2.7%。从2018年到2020年,小学一年级的近视率为14%左右。2020年监测显示,全国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都超过9%,最高的达到了19.1%。近视已经成为我国三大学校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视的低龄化和持续高患病率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贾丁从事视光学科将近30年,是山西省最早从事视光学的眼科医生之一。随着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作为视光名医,贾丁也越来越受到业界和社会的关注。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名医,探寻她的成长历程,从医心路。

  贾丁:主任医师、副教授,山西省医师协会视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视光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促进健康协会视觉健康分会青年常委,中国女医师学会视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太分会会员,人社部高级验光员考评师;擅长青少年近视防控,RGP、角膜塑形镜、特殊软镜、渐变多焦镜、三棱镜等功能性镜片的验配,疑难复杂屈光不正,低视力,弱视的诊治;撰写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视光学教材及专著6部。

  理科学霸与医学结缘

  少年时的贾丁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反应快,自觉自律,记忆力超群。“我从小理科学得不错,考大学时本来想读设计方向,但父母还是建议我学医。”贾丁的爷爷是一名军医,母亲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对医生及医院她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于是贾丁接受了长辈的建议,将人生转入第二选择——临床医学。

  学医之苦早有人连篇累牍,但想到能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病患,贾丁还是颇有成就感。1995年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贾丁把“成为一名为病人带来光明的优秀眼科医生”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她先后进入小儿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各个眼科专项临床实践。“一个合格的眼科医生,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临床基本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句话在医学上同样适用。”五年的临床经验给贾丁打下了全面扎实的业务功底,经过五年的临床锤炼,出于对与理科关联紧密的眼视光学的偏好,她决定继续深造,又考取了我国眼视光教育体系的发源地——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的研究生,师从著名眼科专家瞿佳教授。

  “眼视光教育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88年,温州医科大学(当时称温州医学院)率先提出了眼视光概念,将眼科学与视光学进行有机整合,开启了眼视光快速发展的局面。”贾丁介绍,视光学科是实践性、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相关人才非常匮乏,因此还未毕业时她就被好几家三甲医院“争抢”。

  专研眼视光领域后,她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双非球面RGP、散光RGP、圆锥专用RGP、角膜塑形镜、色盲和美容片、压贴球镜及三棱镜、高端渐变多焦镜等技术,解决了诸多外伤后或术后不规则散光、高度屈光不正、圆锥角膜、高度屈光参差等疑难复杂屈光问题。除了繁忙的临床工作外,她先后参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老区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视光专业的建设和带教工作,为山西视光行业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出色的科研能力,贾丁为我省的眼视光专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保护视力 就是在成就孩子们的光明未来

  现如今,随意走进一间餐厅,都不难看到这样一幕: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作为支点,把手机往侧前方一架,点击“播放”键,时下最流行的动画片就开始在小朋友不远处进行专属播映,一旁妈妈在看热门神仙剧,爸爸则在看美职篮或专心手游……

  “量大面广的儿童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环境因素众多,目前研究表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读写姿势不端正、户外活动时间少、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照明设置不规范等均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贾丁强调,近视发生发展后是不可逆的,要想进一步降低近视发病率,减少并发症,必须从源头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在做好筛查建档的同时,还要重视科普,不断增强家长的近视防控意识。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作为太原市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基地,今年寒假期间推出免费为青少年建立“视力发育档案”服务,将青少年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电脑验光、眼压、裂隙灯、眼位、眼底、综合验光或散瞳验光、角膜曲率和眼轴共计10项眼健康基础检查结果录入档案,并根据不同的用眼需求,为青少年制定科学的近视眼防控方案。“视力发育档案建立越早越好,在中小学阶段建立最有现实意义。因为中小学阶段是孩子眼睛负担最大、最容易生成近视的阶段,通过建立档案,家长能及时、充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眼睛发育状态,视光医生也能根据其个体化的屈光状态有针对性地捕捉预防和控制近视眼的有效时点,及时提供干预措施,从而保障孩子的视力健康。”

  贾丁清晰地记得,2005年,一个9岁的小男孩在父亲的陪伴下走进诊室。“大夫,我这个孩子,就喜欢朗诵主持,他的梦想是上电视当新闻播音员,可他不喜欢戴眼镜。”经过检查,贾丁为这个孩子验配了角膜塑形镜,此后男孩坚持使用,重回阳光自信,学习成绩也提升了很多,先后获得了多个少儿主持大赛的奖项。

  “高中以后他因学习紧张,来复查的次数少了。有一次他父亲突然带他来找我,曾经的小男孩已蜕变成眼前俊朗洒脱的大男孩,他父亲自豪地说孩子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浙江传媒大学,毕业后在我省电视台如愿当上了一名少儿节目主持人。”看着眼前这个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贾丁脑海中浮现出第一次见到他时怯生生的模样,十分欣慰。“防控近视不仅仅可以避免许多由近视带来的困扰,有时候甚至可能改变人的一生。”

  发挥名医工作室优势 全身心投入近视防控事

  作为从业近30年的名医,对近视防控,贾丁有着自己的思考。她说,近视防控,不仅要从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学习行为等方面常抓不懈,还要通过建立优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到更好地落实一增一减:增加课外活动、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国家实施的双减政策对于学生全面提升体质、减少近视发生率是一个福音,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学校和家长课外偷偷给孩子“增负”的现状,导致一些孩子的眼睛不堪重负。

  “学习是一生的功课,学生的身心健康应放在第一位,只有家长有远见,孩子才有光明的未来。”贾丁如是说。“现在中小学生的近视防控工作,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到家庭社区,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合力推进的态势;对于近视防控的医疗手段,如角膜塑形镜、多焦软镜、RGP、阿托品等也在临床中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在多方面不懈努力下,相信不久的将来,近视防控的成果一定会逐渐显现,达成近视防控工作的积极目标。”

  在谈到自己被太原市卫健委授予“贾丁名医工作室”时,贾丁说,主管部门评选名医工作室的目的,就是希望名医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临床培养为载体,把工作室建设成为开展医疗领域学科创新性研究的发展平台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

  她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期许。为了这份责任和期许,她会不遗余力地带领她的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事业中去。她说:“我和我的团队深深明白,呵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就是在呵护孩子们成就梦想,就是在为祖国呵护光明的未来。”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