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特别关注

一条条路一座座桥承载的梦想

——太原强化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综述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剑 2020年09月01日 07:28

  沿河快速路的建成,拉近了太原城区与东西两山丰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距离。柴杰梁 摄

  家住郑村社区的市民最近心情特别好。南边的龙城大街东延和北边的龙兴街东延工程已接近尾声。再过不久,他们就可以舒舒心心地走这两条新路了。

  今年,太原市启动20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重点工作,备受市民关注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内容多多。包括解放路改造、西北二环高速公路、龙城大街东延、钟楼街片区改造及府城文道建设、滨河自行车专用道、环城旅游公路等。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促进了太原城市形象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打造快速路创造快生活

  中环路是太原城市交通建设史绝对值得大书一笔的。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太原的交通承担了新的使命。全长超过50公里的中环快速路的开通,迅速拓展了太原城市发展的空间。

  昔日,中环路建成前两边不是城中村,就是工矿区,有些甚至还是荒地。如今,中环路边上早已是高楼林立,新兴商业繁华场所遍布。和一些老太原人闲聊,他们大多已在中环路边上安了新家。特别是一些过去城中村的村民,也借助这条快速路的开通,积极融入了城市生活,郑村社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原来的郑村确实是一个村。东中环南延后与龙城大街连接,让这片过去显得偏远的区域,成了新的城市建设热土。与太原南站的距离,也瞬间变成了只有2公里的快速路。

  快速路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太原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滨河东路南延、滨河西路南延,东中环北延,南中环东延、西延,西中环南延……这些快速路的不断增长,带来的是交通越来越顺畅,人们的居住选择越来越多。

  结合河道治理营造便捷交通

  太原有着丰富的水系,除了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穿城而过外,仅在中心城区就有9条河流。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南北沙河、玉门河这9条河流被纳入治理行列。

  过去,这些河道两边也有简易的道路,主要功能是为防汛提供服务。后来,一些收废品的把这里很多地方当作废品储存地,也有一些人盖起了简易房子。于是,河道两边道路越来越窄,环境越来越差。

  九河治理后,周边的变化翻天覆地。环境美了,道路畅通了。沿河快速路没有信号灯,开起车来,特别顺畅。两边的建筑也是越来越高大。九条河都发源于东西两山上,越到上游,地势越高,人们选择去那里居住的愿望也越低。九河美化治理后,大家的观念变了。

  这些沿河快速路的建成,极大地拉近了太原城区与东西两山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距离。每到节假日,很多市民会驾车沿着河岸快速路,到蒙山、台骀山、天龙山等风景胜地休闲娱乐。

  一座座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汾河是太原的宝贝,保护好母亲河,是太原人共同的心愿。经过多年建设,美丽的汾河景区已成为太原的一张名片,而汾河上新建的一座座桥梁,在承担通行这一基本功能的同时,也成为了太原的新地标性建筑。

  这里有高耸的吊桥,有古典的塔桥,有蜿蜒的人行桥。不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很喜欢来此拍照留影。

  除了汾河上的桥,太原还在其他河道上也建设了造型优美的新桥。这当中,今年实施的东中环北延工程跨北涧河桥就是一例。

  该桥为悬索吊桥,拱高90米,是太原非汾河上最高的桥梁。建成后,将和北涧河及周边的动物园,共同构成太原一处新的景观。东侧几百米外是东环高速路,桥下潺潺流水,南侧是动物园新建的海洋馆等各种游乐设施,整体风格极具现代美感。

  一座座桥梁的建设,让原来显得偏僻的河西变得分外美丽。河西人常常套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谚语讲述太原、讲述河西的发展变迁。

  通达桥、古城桥、迎宾桥的建成通行,让晋源区沿汾河的地区成了新的发展高地。这些桥和滨河西路南延结合起来,让清徐县的居民也体会受到了交通的便捷。

  地铁带太原进入新时代地铁2号线的开工建设,成为这几年太原人城市建设中最关注的一件大事。这条承载了太原人梦想的地铁,很快就要试运行了。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