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机场被确定为分流北京国际航班的12个指定入境点之一后,机场的旅客服务部第一时间成立了一支战“疫”突击队,截至目前,共保障经停航班12架次、旅客3000余人次,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构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这支突击队集结了太原机场旅客服务部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员工37名成员。他们从3月21日起,便一直坚守在机场外防输入第一线,保障着北京分流到太原机场国际航班的旅客服务工作。防护服、防护帽、护目镜、防护鞋套,这些平日里没有接触过的物品,如今成了突击队员每天上岗的“标配”。3月27日,埃航ET604 (亚地斯亚贝巴—北京)航班抵达太原机场,听乘务组有关人员说,有位旅客需要轮椅服务。突击队立刻从紧张的人手中抽调了两名年轻人赶往舱门口,进行服务保障。一进舱,他们迅速找到需要服务的旅客,该旅客的右腿不能弯曲,只有左脚能着地,这次是专门回国做手术的。听罢,突击队员当即将轮椅推入客舱,减少旅客行走痛苦,方便其下机。
出舱后,廊桥里是一段上坡路,平时1分钟就能走完的路,推着轮椅前行显得很费力。十几米的距离,一个人在后面推、一个人在前面拉。由于穿着全套防护服,脚底打滑,呼吸费力,两个身材高壮的突击队员,将这位旅客送出廊桥时已是汗流浃背,护目镜上凝结了许多小水滴。
旅客下机时会被检疫部门分成两种类别:普通旅客和疑似发热旅客,而他们的行李亦需要分开发放。因此,鉴别特殊旅客的行李是一件十分重大而繁琐的任务。
所有的行李从货舱里送下来,经过检验检疫部门杀菌消毒之后,由货运部门用拖车拉回。行李经由传送带全部到达进港大厅,不同航班下来的行李要分区摆放。国际航班的行李多,一个航班要有五六百件。行李摆好之后,行查人员会拿着一摞行李牌号列表,找出特殊旅客的行李。按照提前划分好的区域,逐个排查行李牌号,队员们穿着防护服分拣一趟下来,就像蒸了一次桑拿。
开展保障经停航班工作以来,太原机场的这支突击队真情服务不下线,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也将温暖送到了每一位旅客身边。
通讯员仙博 刘佳颖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