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太钢集团传来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集团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提前两个月顺利完成供示范快堆主设备用不锈钢板合同,再次攻克了我国核电用高端不锈钢材料难关,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再立新功。实际上,如今太钢已占据了国内核电用不锈钢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太钢核电用不锈钢能够得到业内的青睐,其产销研团队功不可没。被誉为太钢核电用钢技术研发“第一人”,太钢技术中心不锈钢产品研发高级工程师尹嵬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要解决问题,必须亲力亲为”
尹嵬,这个在常人眼中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工程师,20多年来与团队成员一道,紧盯国内核电发展方向,在核电专用不锈钢材料研发领域默默耕耘,相继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卡脖子”难题,为我国核电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应当有科研人员,要解决问题,必须亲力亲为”。多年的攻关经历,让尹嵬养成了深入生产现场的习惯。他仍然记得第一次开发核电站的心脏——堆内构件用不锈钢板时的情景,钢板的技术指标要求极高,有的钢板厚度、宽度都超出了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能力。“第一次投料后,怕出问题还就真的出了问题。那个时期,吃不好睡不好,做梦都在想着怎么解决问题。”作为研发团队的技术负责人,看到产品的质量出了问题,尹嵬感到无比心痛。“作为科研人员,前期工作做扎实些,后面就会省很多心。多下些辛苦一次就干好,总要比反复多次划算。”为弄清楚问题症结所在,尹嵬带头蹲点生产现场,白班连夜班,有时候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就这样,在他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国内首创的堆内构件用核级不锈钢板终于完工交货。随后又经过努力,先后攻克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堆内构件产品技术,实现了太钢在核岛堆内构件不锈钢板系列产品的国内独家供应。
从"要合同干"到"合同干不完"
2017年底,我国第四代核电项目示范快堆主设备用不锈钢材料开始招标,由于快堆堆容器、堆内构件等主设备处于高辐照和高温环境下,对材料的抗辐射、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和稳定性等综合性能要求极高,对传统不锈钢及其制造技术提出了全新挑战,国内多家优秀企业参与了投标。由于技术指标高、部分指标甚至超出了一般理论。为了获取精准的数据,尽快解决问题,每一块钢板从冶炼、轧制、热处理、性能试验,尹嵬从头到尾全部都要跟踪下来。
“那段时间刚刚解决了一个难题,又面临着下一个新的技术挑战。无数次加班加点,无数个不眠之夜,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为了国家重点项目、为了太钢、为了团队,我们只能拼了。”尹嵬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万千。功夫不负有心人,太钢终于在国内第一家实现了快堆特定型号全系列厚度钢板的工业化生产,完成了第一单合同。就是这单合同的交付,为后续合同赢得了机会,实现了从“要合同干”到“合同干不完”的成功转变。
核电是共和国的一张亮丽名片。作为国内最早研发生产核电不锈钢材料的企业,太钢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尹嵬和他的团队成员正是靠着脚踏实地的努力,不断创造着一个个“首发”“首创”“首用”,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助推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