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今日热评

戴头环监控走神是教育的跑偏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舒圣祥 2019年11月01日 11:40

  最近,一款自称来自MIT和哈佛等知名研究机构的产品出现在浙江金华的一所小学,孩子们戴着头环上课的场景让人惊诧。据介绍,该设备可以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并打分,分数会像考试成绩排名一样发到家长群里。一年前,它被中国一位慈善企业家引进,捐赠给了金华孝顺镇中心小学。(《华商报》10月31日)

  看到这则新闻,我头脑中第一个跳出来的词是:小白鼠。这些孩子们就像小白鼠似的,被人以捐赠的名义做实验,而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只知道这个东西号称国外高科技,此外并不知道对方的商业企图,更不知道是否存在任何看不见的副作用。而这个学校呢,就像一个大型的人体实验室,公然行使权力,免费抑或收费,配合厂家做实验。

  众所周知,脑电图不能天天做。这种头环要求小学生天天戴、课课戴,对于尚在发育中的大脑,会否存在副作用?暂时可能难以回答,但至少不能排除这种可能。而且,真正的副作用,并不只在身体上,还包括心灵和精神上。长期被关押的人,有一天会发现自己无法离开监狱;长期被监控的人,也会丧失某些机能,比如自由思考,比如奇思妙想。

  对多数人来说,“开小差”并不是罕见的意外,而是多见不怪的日常,年龄尚小的孩子自然更是如此。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上那些闪耀的群星,之所以能够作出伟大的贡献,原因之一也许就在于,他们善于在大众所思之外“开小差”,进而想人之未想。

  当然,应该承认,学校想要提高学生注意力,出发点并不坏。问题是,方法错了。应该想办法,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活跃课堂氛围,以更有趣的课堂讲授方式,吸引学生认真听讲;而不是以技术的手段,监控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其像考试分数一样排名公布。 这可以说是教育的跑偏,也可以说是权力的傲慢,或者说是技术的霸凌。学生仿佛被“物化”了。说是为了孩子,为了提高他们的成绩,实则就像厂家想要提高机器良品率,或者唐僧想要管住孙悟空,无非是要满足监控者的需要。高科技时代,拥抱技术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但是,高科技始终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成为高科技的控制对象。不用所谓高科技监控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们拥有“开小差”的自由,这是人性的需要,也是教育的纠偏。

(责编:王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