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今日热评

“可不完成作业”难过家长关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宋鹏伟 2019年10月31日 15:41

  10月28日,《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布了33条减负方案,其中拟规定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可经家长确认拒绝完成剩余作业。(人民网10月30日)

  新规实施后,学生可以拿着家长签字理直气壮地拒绝完成作业了。可是有几个家长乐意?其效果就像家长对孩子说:“以后你考多少分,我都不管你了。”怎能让人高兴得起来?

  晚9点写不完,固然有可能是作业量大的缘故,很多家长却也有“别人家孩子为什么能写完”的疑问。在学校响应不断减负的背景下,极少有老师的作业量会大到“多数孩子9点都写不完”,知识掌握不牢、书写速度慢、课后先上辅导班等情况,客观上也导致了很多孩子熬夜写作业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说,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不仅来源于老师的压力,更来源于家长。家长望子成龙的无限期待和相互比较产生的成才焦虑,才是学生负担过重的主因,也是减负喊了很多年,却始终难以落实的根本原因——教育部门管得了学校,却管不了家长。因此,虽然小学生下午4点就放学,但空出的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填满了。由此还产生了一个现象,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可以充分利用减负剩下的时间课外拓展、学习才艺,真正让孩子多玩、早睡的家长却感觉吃了亏——分不如别人高,特长也没有。

  考试的指挥棒不变、对老师的考核标准不变、家长们的焦虑不消解,所有的减负措施注定徒劳。作业可以少,教材和考试可以简单,可将来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一定要分出优劣,当所有的人都想“比别人强”,如何能说服家长减负?至于“扭转招录人员唯特定高校、唯文凭学历倾向”,这更是痴人说梦,远不是一省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改变的。 治本之策,是要改变考试这个指挥棒,让新的评价体系说服学校和家长,主动放弃那些机械重复、靠刷题可以提分的方法。当然,这更有赖于社会进步带来的全民价值观变化,对成功的定义日渐多元。着眼当下,见效最快的减负措施,其实不是早放学,而恰恰是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因为只有让孩子远离家长,才能够真正让体育锻炼、兴趣活动填满孩子的课外时间,让减负落到实处。

(责编:王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