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供暖线上的“外科大夫”

——记市热力公司第一供暖分公司管线所所长乔荣杰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张海瑞 2019年01月03日 13:05

乔荣杰正在检查供热管网运行情况

  元旦佳节,广大市民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在市热力公司第一供暖分公司管线所,乔荣杰和同事们并未因法定假日而休息,与往常一样,裹着厚厚的行装,穿行在省城大街小巷,一个井室一个井室地巡查,一条路一条路地排查,守护着地下密如蛛网的供热管线。

  23年前,刚刚从技校毕业的乔荣杰带着一脸稚嫩来到第一供暖分公司管线所,成为这里的一名临时工。23年来,他凭借着不怕苦、肯钻研的工作劲头,成为正式工,当上了组长、副所长、所长。身居所长职位的乔荣杰对供热线路布局了然于胸,依然坚守在工作第一线。管线所工作看似简单,每日对地下供热管线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但从乔荣杰的手部、脸部等裸露在外皮肤上的一块块烫痕伤疤,便可看出掩藏着巨大的危险性。

  “危险主要在热力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是常事,一旦通风工作没有做好,就容易发生事故。”乔荣杰介绍,“最危险的是抢修作业,为保障供暖,我们都是在带温带压条件下完成,裸露在外皮肤被烫伤是不可能避免的事。”在覆盖1700余万平方米、服务1300余户取暖单位的第一供暖分公司责任辖区,有着近100公里长的供热管线、900余座热力小室。最粗的管线直径1.4米、最细的0.76米,承载数十万户居民家庭供暖任务。采暖期,供热管线高温高压运行,管道内水温最高达到110摄氏度。哪怕有一处针尖大的穿孔发生,射出的都是一支“热箭”。而乔荣杰的工作就是发现漏点、及时维修。

  前不久,管线所巡线员景泽在巡查中发现,长风西街与西中环交叉处的4号井冒出阵阵白雾,初步判断管道发生渗漏。接到信息,乔荣杰当即要求景泽打开井室井盖并采取抽风换气措施。“当时一身冷汗,因为那是直径1.4米主管线,一旦演变成大量跑水,小半个城区都得停暖,光排水估计都得几天,恢复正常压力供暖需要近半个月的时间,影响太大了。”乔荣杰介绍。一时间,全体管线所职工都行动起来,从不同地点赶往事发地。20分钟内,施工围挡设立了起来,井室抽排水、抽风换气等工作同步展开。等到井室浊气基本散尽、经测氧仪检测安全后,乔荣杰下到雾气腾腾的井室内进一步查看,发现只是因为管道因热胀冷缩变形导致热力补偿器发生渗漏时,大家不约而同长长松了一口气。

  “管道压力1.36兆帕、水温106摄氏度……”当一串数据从深4米的井下传上来时,大家放松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高温高压,每一滴水都像利箭般刺向作业人员。“把隔热服领子系紧,戴好防护面罩,把雨鞋口也扎紧,千万别露一点皮肤,感觉呼吸困难就马上上来……”随着一句“一定要做好防护”的叮嘱声音,乔荣杰的身影第一个淹没进白雾中。液压填料泵入井、开辟工作面,石墨调料一点一点被注入补偿器与管道壁间的缝隙内……期间,乔荣杰和7名同事不时从井室内爬出,摘下防护罩“贪婪”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井室内的雾气迅速变为水珠贴附在衣服上,一会儿是湿淋淋的水,一会儿是硬邦邦的冰层……从下午2时一直忙碌至夜间9时许,漏点终于被堵住了。

  为了防止漏点再次发生,他们又在原地观察了近1个小时。夜间近零时,大家回到单位,几乎所有人都奔向暖气片,一双双冻得通红的手恨不得吸尽所有的热量。乔荣杰则走进办公室,用冻得红肿的手翻开工作笔记本,颤颤抖抖写下“西中环4号井补偿器渗漏,重点监控,需彻底检修。”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