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太原 >> 我们的节日

清明养生要养肝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刘涛 通讯员 文慧蓉 2023年04月05日 10:06
内容提要:4月5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市中医医院外科主治中医师李钢提醒,春天主肝,清明时节,人们的情绪易波动,容易引发肝火上扬、伤肝阴的情况,清明节气前后养生要注意平肝气、养肝阴、祛风热。

  4月5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市中医医院外科主治中医师李钢提醒,春天主肝,清明时节,人们的情绪易波动,容易引发肝火上扬、伤肝阴的情况,清明节气前后养生要注意平肝气、养肝阴、祛风热。

  “清明节的养生要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李钢提醒,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要少吃发物。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此时,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等食物要少吃或不吃,可多吃山药、西红柿、菠菜、荠菜等食物。

  清明节气也是“春瘟”流行时节,此时宜动不宜静,要常到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李钢建议,可选择慢走、打太极、做操等舒缓运动项目,多运动有助于阳气增长,但老年人运动要量力而行,运动时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05次,呼吸每分钟不超过24次,中青年因人而异。

  “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要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李钢表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早起后,可进行户外活动,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