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太原 >> 生态环境保护

一泓清水润并州

太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

来源:太原日报 2022年11月18日 08:14
内容提要:11月16日,天空蔚蓝,冬日暖阳,宽阔的汾河河面上,鸟儿惬意而舒适地上下翻飞,啾啾鸟鸣不时入耳。根据国家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10月,太原地表水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这是有...

  11月16日,天空蔚蓝,冬日暖阳,宽阔的汾河河面上,鸟儿惬意而舒适地上下翻飞,啾啾鸟鸣不时入耳。根据国家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10月,太原地表水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这是有监测记录数据以来,国控断面首次全部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水体,标志着汾河太原段“水质好起来”目标已实现。

  由于历史原因,汾河水一度受到严重污染,有河无水,有水皆污。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提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重要指示。为提升汾河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九河”综合治理,让入汾的9条边山支流消除黑臭水体;实施了晋阳污水处理厂一二期等工程建设,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让污水变清波;在过去两年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29.4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启动了雨污混接点改造,全面排查雨水管和污水管的错接、混接、漏接问题,让雨天河道的水清起来……市生态环境部门在188公里长的汾河太原段,排查出1374个入河排污口,对污染源排放点展开监测溯源、编码登记,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在娄烦段和清徐段汾河干流上,我市建成5个累计面积达2300余亩的人工湿地——利用这一大型的“水质净化器”,不断提高水体自然净化和修复能力。

  为实现汛期水质稳定达标,今年我市出台10余项措施,加强污水处理厂雨期排水监管,落实雨天河长巡河等制度,对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实施月通报,对水质不达标及水质恶化断面下达督办函,有力推动了地表水水质的持续好转。今年1至10月,汾河水库、上兰断面为Ⅰ类水,李八沟、迎泽桥断面为Ⅱ类水,韩武村、河底村断面为Ⅲ类水。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汾河太原段水质继2020年6月全部退出劣V类以来,又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汾河太原段水质在2020年历史性好转的基础上,实现了根本性改善。(任晓明)

  短评

  做足做好做活“水文章”

  作为一座缺水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太原能够实现所有国控断面水质均为优良,颇为不易。

  水,是太原这座城的魂,也是太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治水之难,在于这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并强调协同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战术层面的有力配套,更需要战略层面的科学布局。无论是“九河”治理,还是污水处理厂建设;无论是雨污分流改造,还是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无论是人工湿地的建设,还是汛期水质的监管,我们看到,太原治水做法,愈加精准、严谨、系统化。

  难能可贵的是,汾河水生态治理正在走向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河长巡河、对断面水质实施月通报、对水质不达标及水质恶化断面进行督办……可以看出,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越来越近,人民群众享受生态福利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水,是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重要资源;也是一道考题,一个见证,检验发展理念、使命担当、治理水平。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汾河,精心呵护汾河。唯有以更大投入、更有力措施、更务实作风,才能在汾河治理上取得更大成效。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