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研学的儿童手捧稻穗
金秋十月,太原市晋源区康培稻田公园的400亩水稻田化作一片金色海洋。10月30日清晨,伴随着机器轰鸣,多台大型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中稳步前行,正式开启为期一个月的水稻收割工作。沉甸甸的稻穗被整齐卷入机械,粉碎的秸秆从机尾均匀吐出,金黄稻粒很快填满机仓。当提示音响起,收割机便驶向田边,通过卸粮筒将新稻倾泻进运输车中——这充满仪式感的场景,标志着一年的耕耘喜获丰收。
今年的丰收图景在传统金黄底色上更添艺术气息。公园首次引进了包括“红海滩”“辽盐糯”“彩色红”等在内的16个水稻新品种。通过精心设计,由“彩色红”等特色稻种“绘制”的巨幅稻田画“锦绣太原”,在秋日阳光下格外醒目。从摩天轮上俯瞰,不同色彩稻株构成的图案与远山晴空相映成趣,成为今秋热门的农业景观和网红打卡地。
丰收的田野也成为生动的自然课堂。田埂边,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专注地观察着收割机的工作流程,在老师的讲解中了解稻谷变成大米的过程。“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大自然,才能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一位带队老师说道。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繁忙的丰收景象增添了活泼生机。
尽管今年雨水与高温天气给田间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和精细化管护,园区水稻整体长势良好。稻田公园园务中心农业负责人王喜福在查看收割情况时,俯身捧起一把稻谷满意地表示:“这批谷粒饱满,预计平均亩产可达600公斤左右,收成比去年稳中有增。”
丰收的喜悦不仅来自产量提升,更源于发展模式的创新。园区持续推广“稻蟹混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螃蟹对水质和农药非常敏感,它们的健康生长,本身就是大米绿色品质的‘活证明’。”稻田公园农业负责人张慧平介绍。园区还深入挖掘水稻附加值,推出米糕DIY、农耕文创产品展示等活动,让市民游客在观赏丰收盛景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晋源区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正通过“农业+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沉甸甸的稻谷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描绘出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农民富足的崭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