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如何才能为居民提供更专业、更多元的服务?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的西华苑东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推行“合伙人”治理新模式,将辖区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等聚在一起,巧用合力,让服务出新更暖心,共建共享幸福生活圈。
扩大“朋友圈”
“这件事,困扰我好久了。经过专业调解,‘疙瘩’解开,心里畅快了。”奥林匹克花园小区的居民杜女士,因为漏水的事情,与楼上邻居产生了矛盾。网格员、民警、律师一起登门,经过细致沟通,两户居民握手言和。这是社区推行“合伙人”模式的一个缩影。
西华苑东社区有4个生活小区,居民7842户1.4万余人。网格员在日常入户、巡查中,经常遇到邻里间的小纠纷。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劝说,事情得以顺利解决。但遇到事情比较复杂,尤其是涉及到赔偿时,网格员调解起来挺困难。
社区牵头,与热心居民、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形成联动机制,力求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建共融。有了专业人士的参与,调解纠纷顺畅多了。
今年,社区与“合伙人”先后组织法律宣传、司法维权、治安巡逻、反电诈宣传、人民调解等服务活动35场,累计化解居民身边纠纷40余起,将更多的矛盾化解在了“家门口”。
服务更专业
73岁的张奶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每个月接到网格员的通知后,下楼就能让医生把脉,“不用挤公交去医院,足不出院就看了病,很方便。”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西华苑东社区的“合伙人”之一,定期过来举办义诊活动,提供血压检测、针灸推拿等服务,受到了许多老年居民的欢迎。
在此基础上,社区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采取“公益+商业”的形式,邀请“合伙人”入驻,给居民开设便民菜市场、小修小补等服务。 “院里就有修鞋摊,10分钟搞定,美观又结实。”居民侯女士从维修师傅手中接过运动鞋,开胶处严丝合缝,根本看不出来。
截至目前,社区已与7家单位、5位行业专业人才达成合作,2家意向合伙人处于洽谈阶段,社区治理不再是“独角戏”,而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合奏曲”。
增添新动能
社区的活动室内,有专业教练指导练习太极拳、八段锦;图书室里,有1000余册爱心单位、个人捐赠的图书。这些,都离不开“合伙人”的支持,基层治理增添了新动能。
截至目前,社区与“合伙人”协作开展了公益课堂、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等一系列活动,涵盖教育、健康、民俗等领域,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为小区修缮公共设施6处,并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不断改善了居住环境。
社区负责人表示,社区治理正在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合作”的转变,随后会吸纳更多主体成为社区“合伙人”,深挖优势资源,为居民打造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更有活力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