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久坐不动 当心“栓”住你的健康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刘涛 2025年10月15日 10:10

  10月1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血栓日”。血栓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血栓一旦在血管中形成,便如同潜藏的“定时炸弹”,可能引发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等严重疾病,直接威胁生命安全。10月13日,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专家提醒,血栓是血液里凝固的小血块,其危害不容小觑,市民应提高对血栓的认知,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入手,筑牢健康防线。

  七类人士需警惕

  血栓并非“不速之客”,它的形成常与特定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七类人群属于血栓的高危群体,要特别注意。

  “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会持续损伤血管内皮,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因。

  长期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膜,触发血细胞凝聚,大幅增加血栓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孕期女性,怀孕导致的雌激素水平变化,以及胎儿对腹部血管的压迫,使孕妇成为血栓的易发人群。

  久坐办公族,有研究显示,每静坐1小时,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10%。办公室白领、长途旅行者等是典型代表。

  重大手术患者,特别是髋、膝关节手术及肿瘤切除术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肥胖超重者,身体负担重、血液流速相对缓慢,使肥胖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显著升高。

  有家族病史者,若直系亲属中有血栓病例,或个人携带易栓症遗传因素,患病风险将明显高于常人。

  五大症状莫忽视

  血栓形成时,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市民要及早识别,能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信号一,出现言语不清流口水。突然出现说话含糊、口角流涎、手持物不稳等症状,可能是脑梗死的先兆。

  信号二,单侧腿脚肿痛。一侧腿部或脚部突然肿胀、疼痛,站立时加剧,或感觉异常沉重,需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信号三,突发头晕眼发黑。出现一过性头晕、视物模糊甚至短暂失明,常因脑供血不足所致,易被忽略。

  信号四,手足无力步态异常。突感单侧手脚无力、行走困难、步态不稳或身体麻木,是典型的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信号五,久坐后胸憋气促。在长时间静止后突感呼吸困难、胸痛,轻微活动后加剧,需高度怀疑肺栓塞的可能。

  三管齐下筑防线

  对抗血栓,防大于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远离血栓的基石,专家建议,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动则有益,避免连续久坐,建议每30分钟至60分钟起身活动,做一做“踝泵运动”(勾脚、绷脚)或快走几分钟,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均衡膳食,控重戒烟。坚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可适量食用洋葱、黑木耳等有助抗凝的食物。同时,戒烟限酒,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

  定期筛查,规范用药。具有高危因素或有血栓家族史的人群,应主动进行深静脉血栓等相关筛查。对于已确诊需用药预防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规律服药,切勿自行停药。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