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天气干燥,不少市民感到眼部干涩、发痒,感觉眼里总有“东西”,近期因干眼症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10月16日,太原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医师辛婷枝提醒,秋季是干眼症高发期,公众要科学预防,方能有效守护眼健康。
“秋季眼干涩,三大诱因不容忽视。”辛婷枝医生分析:其一,环境“脱水”加速,秋季空气湿度低,加之室内开暖风,加速了眼表泪液的蒸发。其二,睑板腺易“罢工”,干燥环境下,若长时间紧盯屏幕导致眨眼频率降低,易使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堵塞,泪液失去油脂“保护罩”,从而加剧干涩。其三,不良习惯叠加,如空调风直吹、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卸妆不彻底等不良习惯,均会刺激眼部。
如何有效预防秋季干眼症?辛婷枝建议,改善微小环境,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调整空调出风口方向,让出风口朝上,避免直吹面部;养成护眼习惯,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看屏幕20分钟,就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并有意识地多眨眼,确保泪液均匀覆盖眼球;调整屏幕位置,将电脑屏幕稍调低于视线水平,这样可减小眼睑开合度,减少眼表暴露面积,从而减缓泪液蒸发;注重饮食调理,多摄入南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蔬果,增强眼睛的耐干能力;做好居家护理,可用40℃至45℃的温毛巾或热敷眼贴闭眼热敷,每日早晚各一次,帮助融化、疏通堵塞的睑板腺油脂,促进分泌。辛婷枝特别强调,若眼部不适持续未见缓解,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