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太原新闻

重塑瓶装燃气产业生态 破解监管痼疾

——聚焦太原瓶装燃气安全系列报道(下)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任晓明 2025年09月15日 06:52

  瓶装燃气数量多、运用面广、高度分散,使用环节链条长、事故风险高,对监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何将每一家瓶装燃气配送企业、每一个用气用户、每一个燃气瓶纳入监管?太原开始“大起底”追根、全链条整治、重塑性变革。

  “大起底”追根

  “以前买燃气要打私人电话,有时候要等好久,现在打96567或者通过龙城液化气公司下属配送企业——‘美气多’公众号就可以下单,方便快捷,而且不用担心缺斤少两的问题,安全也更有保障了。”9月10日,在老军营小区开粉店的商户刘美琴在体验了瓶装液化气统一配送后,竖起了大拇指。

  实行线上实名制下单,一罐一码全流程可溯源;实现了经营服务“六统一”——气瓶标识统一、配送车辆统一、员工证装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实名登记统一、安检内容统一……这种淘宝式线上购气、外卖式送气上门的新模式正在改变原先订气的乱象。

  以往瓶装液化气的配送存在队伍复杂、瓶身无法溯源、跨区域送气风险大、监管难度大、价格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市场秩序,更给居民安全用气带来了潜在威胁。引入新的配送模式后,钢瓶流转信息、服务信息等全部留存,实现配送信息可追溯。

  全链条整治

  作为增强民生保障能力的省重点工程,市属国企——太原市龙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太原市液化石油气储配标准站(行内人士称之为龙城标准站),现已投入使用。标准站位于迎泽区外麻地沟村,占地面积约85亩,分为储罐区、充装区、钢检中心区域以及综合办公区四大功能区,解决了我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普遍建设标准过低、设施逐年老化且有些站址被民居包围、安全间距均不足等问题。

  龙城标准站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自动灌装设备,配备液化气钢瓶灌装管理系统,具备自动读码检斤、自动灌装、自动检漏及余气回收等功能,其储存规模达2500立方米,供气能力为每日125吨,可满足全市的供气需求量。此外,我市还建成阳曲县恒远标准站这一备用站。

  8月25日,在龙城标准站晋源供应站,一罐一码的燃气瓶规范摆放、统一标志的小黄车排列整齐,等待着配送员按订单下单时间依次派送。所有的订单都是一单一检,入户后还要对用户使用瓶装燃气的软管、减压阀、灶具及燃气使用环境等进行安全检查,以成本价为用户换发新的减压阀和软管,全方位保障用户的用气安全。配送车还安装了北斗定位监控系统,对配送车辆实时跟踪和监控——两大标准站的建成投运,正在打通燃气用户使用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重塑性变革

  “不但服务规范了,而且气更耐烧了。”柳巷商户刘崇明在将“问题气瓶”更换为正规气瓶后,深有感触地说。

  杜绝掺混二甲醚、足斤足两、规范的经营服务机制……正规标准站正在快速抢占市场。太原瓶装燃气气瓶与市场净化行动开展以来,龙城标准站用户和供气量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同时,非标准站正在加速退出太原市场。在市城管局的指导监督下,综改示范区的同顺达气站、晋源区的新蓝盾气站、小店区的华信气站3座充装站的管道和储罐全部拆除;迎泽区的宏泰昌气站去充装功能化;晋源区的源顺发气站已停业整顿,部分站点改变用途设置为标准站的气瓶中转站——这些举措标志着省城瓶装燃气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行业整合、优化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

  以往分散混乱、无序竞争、躲避监管的瓶装燃气市场,通过市场生态和市场格局的重塑,充装站点由“小散乱”向“少而精”转变、市场由“多种乱象”向“综合治理”转变、气瓶由“杂乱无章”向“标准合格”转变、配送由“各类成分参与”向“六统一”转变、用户由“不明真相被伤害”向“放心安心用气”转变、行政管理由“粗放”向“精细”转变,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太原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正在加速构建,以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广大市民用气安全。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