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图片新闻

“胡子哥”马俊:果蔬雕出人间百味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毕晶晶 文/摄 2025年08月19日 07:26

栩栩如生的果蔬雕刻作品

  刀尖轻旋,橙红的胡萝卜汁液在阳光下闪烁,短短3分钟,一朵“绽放”的牡丹便从“胡子哥”马俊的指间诞生。8月10日,在晋源区赵家山村的工作室,这位拥有40万粉丝的果蔬雕刻师,正用20年淬炼的雕刻技艺,将平凡的瓜果蔬菜点化成惊艳的艺术,绽放在市井烟火间,让寻常的日子也能开出璀璨的“花”来。

  刀刻万象生

  2023年初,宁夏汉子马俊带着他的刻刀来到太原,最终将工作室安在了晋源区赵家山村。“太原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晋源区,传统手工艺在这儿有土壤,也让我更有劲儿去创造。”马俊坦言。

  指尖功夫,源自长年累月的淬炼。早年夜市摆摊时,夏日的西瓜灯就是他的活招牌。顾客排着队等他在瓜皮上刻凤凰,他总是一边下刀一边唠家常:“瓜皮得选厚些的,不然刻细枝处容易裂,就像做人,得有点底气才能经住事儿。”刻刀沿着青翠瓜皮的纹路谨慎游走,灯光穿透羽翼时,一只浴火凤凰便仿佛栖息在上面。

  最考验功力的,当属整只冬瓜的雕刻。一次婚宴订单,他蹲在院子里整整一下午雕刻“龙凤呈祥”,汗水顺着浓密的胡须滴落。当成品抬出,龙爪遒劲,凤羽翩跹,阳光穿透精雕细琢的孔隙,碎金般洒落一地,看得满院子人直叫好。

  传统绽新颜

  马俊的巧思远不止于新鲜果蔬。寻常泡沫塑料在他手中,也能蜕变为神采飞扬、近两米高的“龙凤呈祥”彩塑。制作过程如同孕育生命:勾勒轮廓、精雕曲线、钢筋骨架、泥塑塑形、分层彩绘。马俊说,雕这么一对“宝贝”,常常得弓着腰精雕细琢七八天。

  他更将“山西面魂”与现代雕刻技艺巧妙相融。走进他的“花馍工坊”,面团在他指间焕发新生——老寿星的笑纹里藏着祝福,卡通小熊的憨态中跃动着童真。在赵家山村,他的工作室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常有村民带孩子来看新奇,马俊总是乐呵呵地递上刚雕好的胡萝卜小花:“吃吧,这‘花’甜着呢!”

  技艺的传播同样充满活力。每天上午9时,他的刻刀准时在“快手”直播间飞舞,吸引40多万粉丝屏息观看。一块普通西瓜皮在他指间流畅蜕变。“手腕要稳,力道要匀。”他边娴熟运刀,边清晰讲解旋刀法要诀。短短3分钟,“喜鹊登梅”的图案便呼之欲出。粉丝留言瞬间刷屏:“这手法太娴熟了!”“看得我都想学!”

  授艺启新程

  在传承之路上,马俊始终敞开大门,倾囊相授。工作室满墙的锦旗——“一刀一划授真传,百果千蔬寄深情”等,无声诉说着学员们的敬意与感激。落户太原短短两年,他已系统培训学员300余名,许多人已在全国餐饮业崭露头角。

  然而,马俊也坦言传承之路并非坦途:“很多年轻人来了几天就嫌累,能坚持下来的不多。”为破解难题,他积极求变,尝试将流行元素融入雕刻,并在直播中增加互动环节,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这门技艺。如今团队每年承接订单量超过200场,马俊更着眼于未来,计划开发具有山西特色的雕刻作品,积极筹备申请非遗,并探索文创产品开发及创新教学模式。

  夕阳染红窗棂,工作室灯火亮起。马俊专注地雕刻着一个南瓜灯,圆润的轮廓初具雏形,刀尖轻吻瓜皮,发出细微而坚定的沙沙声。“每件作品都有生命。”他的声音伴着刻痕响起,“它们就该活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喜庆的宴席间,活在市井的烟火气里。”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