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爱心饺、暖心饺,让我浑身暖洋洋的,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冬至那天,山西大学家属院快递员小翟端着一盘社区送的饺子,吃得很香。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小店区坞城街道山西大学社区党委紧密关注此类人群,面对新就业群体的各类问题,寻求解决妙方和有效途径,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影响力,暖心做好“聚新”工作。
以心唤“新”,全面摸排掌握新就业群体情况。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线上+线下”相结合,摸排辖区快递企业经营情况及快递员、外卖员、物流货运司机等人员信息。通过近距离沟通交流,了解从业者的基本需求,同时向新就业群体宣传网络安全、反电诈、生产经营安全、就业社保及医保参保政策等,引导该群体利用走街串巷的行业优势,广泛弘扬社会正能量。
以心暖“新”,联合多方资源强化服务意识水平。山大社区党委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快递驿站等多方力量,成立4个“暖蜂驿站”,打造爱“新”休息点,免费提供应急充电、爱心药箱、热水等基本服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开放图书室、文体室等,供新就业群体悠闲娱乐。社区在春节送对联、冬至送饺子、腊八节送粥,并定期前往辖区各“暖蜂驿站”走访,督促其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快递小哥刘先生多次感叹,这些爱心服务带来了很多温暖,社区有啥需要,他们也会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实现双向奔赴。
“新”有所为,引导新就业群体共谋“新发展”。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不仅是城市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基层治理的“摄像头”。为进一步增强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山大社区党委与快递员协作设立“小区监督员”志愿服务单,充分发挥该群体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为社区治理开拓新视角。今年10月至11月,社区推出“随手拍”活动,快递员将发现的楼道小广告、井盖缺损、路面坑洼等问题及时拍照发送到社区联络群,提高了社区及时处理问题的效率。
山西大学社区党委将不断探索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工作路径,打通社区治理与“新业态”的合作壁垒,进一步增强党建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引领作用,点亮温暖的“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