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小巷人家》中,街坊邻里间的深情厚谊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而今,在平阳路街道汽造社区,类似的温馨场景也在不断上演:帮忙照看孩子、陪伴独居老人、义务检修暖气管道……一个个善举、一件件点滴小事,大伙儿在举手投足间,彰显出社区的温暖与关爱,邻里关系在温情的互动中持续升温。
1 帮忙照看男婴
12月4日下午,汽造社区网格员张美娟像往常一样,来到辖区73岁居民李改珍老人家门前。“咚咚咚”,敲门声过后,不见有人应答。张美娟暗想,“难道李阿姨有事外出未归?”正当她准备离开时,楼下罗女士家中传来了阵阵婴儿的啼哭声。
循声而下,在罗女士家中,张美娟看到在李改珍老人的怀里,罗女士8个月大的儿子正在不停地哭闹着。原来,罗女士的爱人近期在外地出差,她每天要接大女儿上下学,单独留小儿子在家又不放心,于是想到找热心的李阿姨帮忙。
李阿姨当下就痛快答应了,“我闲着没事,也喜欢孩子。邻里邻居的,谁家也难免有个着急事,能帮咱一定帮。”
很快,在老人的耐心照顾下,男婴止住了哭声,甜甜地进入梦乡。望着男婴那稚嫩可爱的模样,老人的脸上也露出安心而温柔的笑容。
2 爱心陪伴老人
“多亏有好邻居小殷,大事小事都免不了麻烦她,就像俺闺女一样亲。”在汽造社区腾龙雅苑小区,独居老人78岁的于奶奶与网格员殷有波结成忘年交。随着往来渐多,鲜少出门的于奶奶得知,一直默默照顾她的网格员原来是邻居,双方的感情愈加深厚。
前几天,殷有波像往常一样去看望于奶奶。刚进门,就听到厨房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她急忙跑去查看,只见,突然爆裂的水龙头正疯狂地往外喷水,水流已经在厨房地面漫延开来。她一边安慰慌张无措的于奶奶,一边联系物业。等待维修师傅时,殷有波在狭窄又湿滑的厨房中,费力地挪动着脚步,将大盆小桶摆放在合适位置接水,用拖把擦拭地面积水,防止水流到其他房间。水龙头修好后,殷有波拉着于奶奶的手,耐心地告诉老人:“奶奶,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先关掉墙角的总水闸,然后给我或者物业打电话,别着急,有我在呢。”老人紧握殷有波的手,眼里满是感激与欣慰。
平日里,殷有波帮老人采买蔬菜、药品等生活物资。每到周末,她主动陪老人读书、聊天,还耐心教授老人如何使用手机缴纳话费、添加好友。一老一少,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3 义务检查暖气
汽造社区交通干部学校宿舍楼是个无物业小区,今年进入供暖季后,68岁小区居民翟师傅主动承担起帮助邻居检查暖气管道的重任。截至目前,他已无偿为16户居民提供了暖气维修服务,被大家亲切地誉为“暖气守护神”。
每次入户检查时,翟师傅总会背着自己的工具箱,从一楼到顶楼,逐户耐心查看。他仔细观察暖气管道外观,检查是否有破损或裂缝,并用手触摸暖气阀门,凭借丰富经验判断暖气循环情况。看着暖气逐渐恢复热度,邻居们满是感激。同时,翟师傅还不忘向邻居们传授暖气保养知识,如定期清洗滤网、调节阀门等,让暖气更加节能高效。
在翟师傅的带动下,社区居民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大家纷纷效仿他的善举。社区网格员李晓艳每天忙于检查居民家中的暖气,无暇照顾孩子,邻居大姐李瑾辉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她照看孩子、辅导功课。当李晓艳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总能看到孩子开心、幸福的笑脸。
浓浓的邻里情在社区中弥漫,为冬日里的社区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暖意。社区主任张江鹃说,邻里关系对于社会和谐至关重要,诸如“远亲不如近邻”“睦邻友好”等词语,深刻体现了邻里间相互帮扶的重要性。唯有通过真挚的邻里关爱与互助,才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促使“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邻里精神在社区中茁壮成长,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幸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