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太原西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了一位82岁男性患者。该患者主因“胸痛伴气紧1小时”在阳泉市某医院初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既往有心肌梗死、脑梗死病史。发病当天转入我院,转入后查体及行实验室检查发现:心率快:113次/分;血压正常:106/69mmHg;血氧饱和度低:93%;呼吸频率快:30次/分;血气分析:PaO2低:68mmHg,PaCO2低:30.6mmHg,乳酸略高:3.6mmol/L,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高:84.4mmHg;D-二聚体显著增高:12789ng/mL;肌钙蛋白轻度增高:0.5ng/m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伴ST—T异常。结合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立即行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见图1)。

该患者肺动脉CTA显示双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大量血栓,心肌损伤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升高,根据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属于中高危肺栓塞,急查下肢静脉超声未见血栓形成,符合行肺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肺动脉溶栓治疗指征。经过与家属沟通病情,并在科主任王禹教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由索云飞、王共敏两位医生立即为患者行肺动脉造影及经导管选择性肺动脉溶栓术。术中造影见右上肺动脉开口处血栓,肺血管纹理稀疏变直,血流减少。(见图2),同步为该患者施行经导管选择性肺动脉溶栓术联合肝素抗凝,术后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重叠治疗,监测INR达标后停用低分子肝素。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术后第二天患者气紧症状明显缓解,复查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恢复正常,D—二聚体迅速回降,详见表1和图3。


研究表明,对于有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血栓的高危PTE,若患者出血风险过高或不能等待全身溶栓的再灌注或存在溶栓禁忌或经溶栓治疗或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时,在具备介入专业技术及条件的情况下,可选择经皮导管介入治疗。此外,留置导管溶栓不但可以保证长时间、足量的溶栓药物作用于血栓,避免提高总溶栓药物剂量所导致的出血风险,还可以通过留置导管再次造影评估治疗效果。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的血流导致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卒中,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目前肺栓塞少见胸痛、咯血合并呼吸困难等典型的临床表现,更多时候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低氧血症,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不明原因窦性心动过速、晕厥或胸痛症状,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晋医广[2024]01-29-01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