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头条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牢记嘱托 山西答卷·太原篇】

科技创新 奋楫争先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记者 郜蓉 2022年08月22日 07:01

中电科二所科研人员检测攻关项目。 柴杰梁 摄

  一张薄薄的圆片,直径4英寸、6英寸,甚至8英寸,从长期依赖进口到掌握批量生产技术、实现完全自主供应;

  先攻克“石墨烯”,后拿下“电容炭”,多项科研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

  核心技术不懈攻关,自主创新牢牢掌握科技命脉;英雄不问出处,“揭榜挂帅”激活创新潜能和活力……

  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太原科技坚持破立并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浪潮涌动、硕果累累。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太原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奋楫争先、笃行不怠。

  “揭榜挂帅”能者上

  吊车穿梭、机械臂旋转,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借助节能型明星电机产品,今年截至7月底,该公司高效节能产品订单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上亿元。“加上与‘揭榜挂帅’项目揭榜单位沈阳工业大学、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的联合攻关,今年忙得让人应接不暇了。”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说,作为我市首批发布“揭榜挂帅”项目企业之一,科研人员正通过研究智能高效控制技术,希望让电机系统更节能和安全,目前样机的测试数据符合设计效果。

  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这是我市持续深入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2021年8月,首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发布,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激发了校地合作的强劲活力。

  “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首批‘揭榜挂帅’项目由13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揭榜,还借此引进培养了438名科研人员,最大程度协助太钢集团、山西电机厂等龙头骨干企业攻克核心技术。”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以最快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用市场竞争方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作为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的一种探索实践,我市“揭榜挂帅”正在边推进、边完善、边实施、边提高,不断积累好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两减一加三同”的立项攻关机制。具体来说,“两减”是“减程序”和“减干扰”,以结果导向管理为主,以出题企业自我管理为主,有关部门原则上不组织评估、检查等;“一加”是加大资金拨付频度,由立项后一次拨付改为实施期内一年两次拨付;“三同”是项目验收由出题企业牵头、科技部门参加,共同确定验收方案、共同绩效评价、共同负责验收结果,强化了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破立并举,科技体制改革正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活力。去年年底,省政府对“太原市积极推进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破解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典型经验给予了通报表扬。

  “双轮驱动”注动力

  “产能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超过50%,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产业基地。”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电科二所”)实施的“4英寸高纯半绝缘SiC单晶衬底中试熟化”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15万片量产规模。作为我省首批“链主”企业,中电科二所日前又传来好消息,科研团队在激光剥离设备方面实现大尺寸工艺迭代,“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面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加速融合,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政策、投入、平台、人才、机制”等关键要素,确保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和资金投入,做实撬动科技创新发展支点,先后制定出台《关于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每年投入2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10亿元人才发展资金、10亿元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和5亿元新动能发展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工业转型升级。

  同时,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夯实创新发展支撑。包括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中北大学“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中电科三十三所“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内,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接连获批建设,目前我市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达到7个,占全省88%;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太原市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全市省级重点实验室100家,占全省76.3%;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100家,占全省61%;高新技术企业更迎来井喷式发展,2021年底达到了2167家,比2017年增长2.5倍……

  此外,我市建立了普惠性后补助项目立项机制,引导企业先投入出成果,政府后补助支持,累计7500多家企业享受12亿元科技专项资金补助,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

  “太原模式”破难题

  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曾经的西山,从满目疮痍、污染严重的废弃矿山华丽转身成为绿树成荫的城郊森林公园,为城市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随着汾河四期工程的完工,汾河景区长度扩展至43公里,为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交上一份令人骄傲的答卷。

  作为首批获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城市,4年多来,太原认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的要求,紧扣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主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全域治山、系统治水、强力治气、综合治城,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深化科技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源头管控、强化排污监管,随着一批具有示范效应重大工程的陆续实施和相继完工,破解了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系列难题,打造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太原模式”。

  如今,系统治水“太原模式”写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展报告》,矿山生态修复“西山模式”和全方位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编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典型案例集》,“多源多网分质供水技术”更是写入《“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为推动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更贡献了“太原力量”。

  太报时评 |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山西考察调研,曾两次走进太钢。总书记第一次到太钢了解新产品研发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发力点”。近年来,一朵又一朵的科技创新之花在我市竞相绽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太原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科技创新,先要破解制度藩篱。太原坚持破立并举,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广发“英雄帖”,鼓励有能力的领军人才“揭榜”,协同攻关技术难题,是太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极大激发了校地合作的强劲活力。去年,省政府对太原“揭榜挂帅”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

  科技创新,离不开政策资金扶持。近年来,太原围绕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万家的工作目标,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和资金投入。太原每年投入2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10亿元人才发展资金、10亿元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和5亿元新动能发展资金,支持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为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要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不断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探索“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抢占产业制高点—爆发式增长”的创新崛起新路径,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基。

  守正出新、永无止境。未来还有很多事情可做,需要我们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托举出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持续推动太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王桂娟)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