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新闻纵横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牢记嘱托 山西答卷·太原篇】“特优”绘就丰收画卷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司勇 2022年08月11日 08:58

阳曲县青草坡花海。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8月季夏,地里的谷子正在尽情地吸收阳光、雨露,为秋日的辉煌积攒能量。阳曲县泥屯镇石家庄村村民胡东玉看着地头正在抽穗的谷子,眼中全是喜悦。种了一辈子地的老胡说:“今年雨水足,谷子价格也不赖,看样子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省山多地多、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发展城郊型现代都市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为主攻方向,在发挥特色农业优势上做文章,重点发展特色杂粮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现代化提供了助力。

  特色产业 脱贫利器

  “阳曲小米”是地理标志产品,阳曲县高度重视谷子产业发展,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整体推进;市场导向、主体运作;政策推动,示范引领”的原则,今年谷子播种面积在4万亩以上。2018年,阳曲县的有机旱作谷子被列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县建立了省级谷子千亩封闭示范片1个;县政府落实资金640万元,建立了2个县级核心示范片、2个万亩以上重点乡(镇)、8个乡级核心示范区。该县还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点示范,重点推广以抗旱优种、全膜双垄沟播、有机肥替代技术、新型肥料应用、绿色防控为主的集成新技术,形成涵盖不同生态区域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

  品牌建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目前,阳曲小米每公斤售价比2016年上涨了三四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下一步,阳曲县将继续发展小米深加工,开发小米酒、小米醋、小米营养粉、小米方便粥、小米新制品,让好小米卖出好价钱。

  地处吕梁山区的娄烦县,气候干燥凉爽,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是全省马铃薯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娄烦县成立领导组,制定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补助办法。

  娄烦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五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之一,该县以马铃薯特色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以品牌创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在政策保障方面,娄烦县出台马铃薯产业全覆盖项目实施方案,对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基地补助200元/亩、绿色基地补助300元/亩,有机基地补助500元/亩。

  近年来,娄烦县大力度推进马铃薯产业全覆盖项目,重点发展5万亩有机旱作马铃薯种植,项目覆盖全县8000户2.3万余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群众1.2万人,可实现年人均收入1887元。2021年,娄烦马铃薯走出国门,出口东南亚2万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目前,娄烦马铃薯产业实现了由普通薯向脱毒薯转变,提高了单产能力;由传统种植方式向高产栽培技术转变,提高了马铃薯产业化水平;由商品薯种植向种薯种植转变,提高了附加值,小土豆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金疙蛋”。

  调整结构 销路不愁

  我市是传统的小杂粮生产区之一,谷子、高粱、马铃薯、荞麦、大豆等品种资源较为丰富。杂粮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支持马铃薯、谷子、高粱、藜麦等特色杂粮产业发展。创建了娄烦县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全域发展马铃薯有机旱作产业。创建了3个万亩生产基地、1个科研示范基地和1批有机旱作示范片,推广有机旱作技术,促进杂粮产业提质增效。为提高农民种植杂粮防风险的能力,小店区、古交市实现了杂粮险全覆盖,阳曲县和娄烦县开设了谷子种植保险。

  2020年,我市创建谷子百亩示范区15个,推广谷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体系,打造全市新的粮食增长点,推进高粱新品种引进及高产集成技术试验,建设项目试验基地4个。2021年,完成粮油绿色增产增效基地建设2000亩,推进有机旱作“张杂谷”系列新品种的引进及高产集成技术试验,建设项目试验基地4个。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良种普及率,促进了杂粮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目前全市从事杂粮产业的龙头企业有16家,包括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其中蓝顿旭美作为全市杂粮行业最大的龙头企业,是全球唯一一家“马铃薯全产业链”运作的大型综合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达25亿多元。

  水塔、紫林、东湖等食醋龙头企业抢抓山西旱作高粱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的建设机遇,培育酿醋高粱专用品种,发展集中连片高粱种植,升级酿醋加工设备,开发多元酿醋产品,全链条推动高粱生产、加工、酿造、流通一体化发展。

  此外,国禾天元、汾东杂粮、绿色山区等企业,引进和选育优良新品种,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加工转化率逐年提升,2021年企业年利润均达到300万元以上。

  目前,紫林、汾东杂粮、绿色山区、金大豆、国禾、老陈醋集团、农合盛、万农等8家杂粮加工企业,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组建产业化联合体,辐射带动了35904户农户。2021年,联合体营业收入总额达19.8亿元,农户户均收入额达2万余元,实现了企业农户双丰收。

  特色引领 都市农业

  截至2021年底,我市人口数量为539.1万人,城镇人口占比近9成,而全市耕地面积在200万亩左右,是典型的大都市、小农村。要想在一亩三分地上发家致富,单靠种植粮食作物是不行的。近年来,我市以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以田园综合体为主要形式的百里汾河高效农业综合体,依托大都市,走出了都市农业特色化发展道路。

  7月25日,头伏最后一天,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举行第六届羊汤节暨葡萄采摘活动,村民敲锣打鼓欢迎市民前来品尝、采摘。

  近年来,王吴村立足自身实际,抢抓发展机遇,以“产业基础、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人居文化”为依托,连续举办六届羊汤节暨葡萄采摘节,推介本村特产,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蹚出了一条田园综合体发展新路子。村民王保卫承包了4个葡萄种植大棚,一年收入差不多有20万元。

  如今,小店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园区引领、片区发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城郊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建设温室大棚2万亩,蔬菜年产量突破22.8万吨,年产值达5.6亿元,“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初具规模。小店区还聚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扎实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了3个示范标杆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2个优化提质型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区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0个。

  近年来,我市在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等东山沿线,发展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沟域经济等新业态,打造东山休闲农业翼。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推进人文历史、自然景点与农业休闲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旅游村落等西山休闲农业翼。清徐县围绕醋都、葡乡、“菜园子”,建设一二三产循环发展示范区。古交市打造了精品小杂粮和中药材生产示范区。清徐县、娄烦县、阳曲县、古交市选育新品种、集成新技术、配套新设施,打造了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全市特色农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