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新闻纵横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太重北特在国家体育场展示山西力量

来源:太原日报 2022年04月01日 17:40

  舒缓的音乐声中,“唱针”拨向舞台中心方向。光影流转间,直径达16米的圆形中心舞台,化作绚丽多彩的“留声机”,在《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悠扬旋律中,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出现在场地中央,世界为之沸腾。

  3月13日晚,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与此同时,在太重北特公司的职工活动室里,几十名职工正围坐在电视机前。电视屏幕上,舞台时升时降;观看现场,大家屏息凝神,随之心神荡漾。闭幕式圆满落幕,大家起身欢呼,欢呼这个里程碑的时刻。

  总经理李志信激动地向众人点头抱拳:“感谢大家三百多天不分昼夜的辛苦付出,太重北特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制造的地面机械舞台,经受住了各方面考验,让世界见证了山西力量!”

  方便面里品“年味儿”

  太重北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山西兴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的企业,有着深厚的奥林匹克情缘。

  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品质,太重北特包揽了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央舞台系统、冰立方、三个场外火炬双转台的地面机械设备制造任务。这是他们继承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舞台制造任务后,再次结缘冬奥,是不折不扣的“双奥团队”。

  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最大特点是,借助科技力量,舞台的表现力更加饱满,更加梦幻。这对舞台机械传动、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

  按照合约,太重北特需要在2020年底至2021年10月底前,分批次准时交付产品。最先交付的是钢结构圆形升降中心舞台,开幕式的主要文艺演出汇集于此,它是全世界观众的视觉焦点。

  让重约310吨的主舞台地面升高5.4米、地下沉降5米,实现灵敏打开、升降自如,如何做到?这次交货时间比正常工期缩短了将近三分之二,前期选材、配料加工、焊接成型全部流程下来只有三个月时间,这让大家压力倍增。

  焊接,舞台生产流程里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核心环节。30天,完成平时三个多月才能干完的工作。啃下硬骨头,须下硬功夫,当时正值牛年春节,寂静的厂区里,焊接车间钢花飞溅、热火朝天。

  职工全部进场,分成三个小组同步工作,一天两班倒,24小时不停工。这是一块巨型蛋糕,按照交货顺序,焊接团队像切蛋糕一样把舞台纵向划分为几个部分,把每天的工作量具化到小时。“白班焊接横撑84根,每小时7根,现已全部完成,焊缝复检合格,达标入库。”工程监理员在调度日志上做好记录。

  2021年3月15日21时,13.5米长的拖板运输车,拉着最后一批中心舞台部件驶出厂区,驰向500多公里外的国家体育场。看着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货车,很多人这才想起,牛年春节都过了,还没吃过一顿饺子,净拿方便面对付了。

  大块头拥有“大智慧”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由“黄河之水”凝结而成的冰立方惊艳世人。李志信的办公室抽屉里,有一张冰立方的实拍图片。仔细看,冰立方并非一块冰,而是一套最新研发的舞台装备,汇集了多项高科技,内部由钢结构拼接成立方体形状,表面再覆盖上LED屏,用来展示各种炫酷的特效。

  李志信指着图片说:“它是一个浑身钢筋铁骨的大块头,有两节火车车厢并排停放那么大,重达360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需要在预定时间内,分秒不差地从舞台平面升高10米,稳稳停住。误差必须控制在正负1毫米以内。

  冰立方长22米、宽7米、高14.25米,它的升降载荷是一般剧院大型升降台的8倍,是整个开幕式上功率最大的驱动设备。李富强解释:“我们设计了16套机械结构,由链条、钢丝绳、导轨组成,隐藏在舞台下方,它们就像16个‘大力士’,相互配合着把‘大冰块’稳稳地从舞台平面托起。”冰立方的肚子里面,装着三层自动升降机,“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叠放着。”李富强形象比喻,冬奥开幕式上的壮丽一幕,晶莹剔透的五环就是被这三层升降机递进推出的。

  “冰立方雕刻冬奥历史,冰五环破冰而出,一种世所罕见的视觉奇观,我们实现了!”李富强笑弯的眼睛里,幸福溢出眼角。

  雪花灵动“舞翩跹”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在开幕式上点燃。场外,位于鸟巢、张家口和延庆的雪花火炬台也被依次点燃。晶莹的雪花和灵动的“银丝带”相向旋转,犹如冰面上挥舞长袖的舞者,在光影映照下,蹁跹起舞。

  三个场外火炬台下分别安装了一套双转台装置。这套装置由直径22米的外转台和直径18米的内转台两部分组成,在中间构件的连接和相互支撑下,安装“飘带”的外转台和连接“雪花”的内转台,既可独立旋转,又能双向同步旋转,让火炬台形成内外不同的旋转效果。

  这是太重北特第一次承接设计如此复杂新颖的室外转台装置。

  室外风车转台,需保证在冬奥及冬残奥会期间不间断运行15天,在赛后将作为永久雕塑留存,需抵御严寒、强风、雨雪等,转台材料需要具备高抗寒性,机械传动需要极高的稳定性。22米的转台直径超出了同类型转台的规格,制作工艺、制作水平、制作难度远远超过了传统舞台,十分考验焊接质量。

  为了找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性能稳定的钢材,采购团队在一个半月内跑遍了大江南北,寻访各大钢材供应商。焊接车间则创新思维,发挥精湛的焊接技能,对构成转台的24片9米长的扇形钢板进行了高强度加固,他们把小型钢板焊装在扇形钢板背部的两个钢槽之间,既加强了钢材抵抗极端气候的强性,又解决了转台在长时间运转时,刚性不足的问题。在焊接总装环节,大家改进工艺流程,将场地、起吊设备均衡配置,人员24小时两班倒,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最终将装配每套设备25天的工作量缩短到18天,超前完成了风车转台的生产任务。

  冰雪融化,冬奥梦圆。再回首,每一天都镌刻下光荣和梦想;再出发,这方舞台还将上演更多精彩。太重北特,加油向未来!

  记者张秀丽实习生李宇浩

  短评

  匠心托起“双奥”荣光

  冰面如镜,映照大千。当世界的目光投向这晶莹剔透的舞台,太重北特人圆梦与北京冬奥的冰雪之约。他们把拼搏与梦想、团结与进取的山西力量,再次诠释在这方绚烂的冰雪舞台之上。

  匠心秉承,初心未改。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时隔14年,太重北特人在国家体育场再赴冰雪之约,继续用智慧和实力为国之盛典贡献力量,用自身的硬核实力续写“双奥”荣光。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太重北特“双奥团队”的成功告诉我们,小到服务百姓生活,大到打造大国重器,只要踏实劳动、勤勉自强,每个人都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一起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