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进行的冬奥会赛场上,谷爱凌、任子威夺金,苏翊鸣打破世界纪录,多名选手创造个人最好成绩……春节刚过,北京冬奥会,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

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冰雪运动已经逐渐成为很多人喜爱的活动,大众在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重视预防冰雪运动带来的损伤。
太原市中心医院骨科汾东三病区提醒大家,相比普通运动项目,冰雪运动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而且以多重伤和联合伤居多。以滑雪为例,单板容易伤肩和脊柱,而双板则更容易伤膝关节。
冰雪运动为什么危险?
1、温度更低、速度更快
冰雪运动往往天气相对寒冷,身体损耗大;在冰刀或滑雪板上滑行,身体移动速度很快,摔倒风险随之增加;一旦发生碰撞,受伤风险也更高。
2、更考验平衡能力
冰雪运动对力量、耐力、灵敏、平衡等多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运动中的受伤风险相应增加。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冰上、雪上保持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重心控制不好,极易摔倒和发生碰撞。
3、冰面坚硬,受伤风险高
进行冰上运动时,一旦身体失去重心,跌倒摔落在冰面上,很容易造成膝关节、踝关节等扭伤甚至下肢骨折。如果摔倒时,出于自我保护本能,用手撑地,还可能造成上肢关节扭伤、脱臼和骨折等。
4、冰雪运动的特殊损伤
冰雪运动由于气温较低,末梢血液循环变差,容易出现皮肤裂口或冻伤的情况。长时间参加户外冰雪运动,可能因雪反射紫外线,导致雪盲。
避免冰雪运动损伤的六个建议
1、做好热身与防护
运动前的热身非常重要,在充分热身的前提下再开始运动。运动防护也很重要,一要保暖,注意手足等较易发生冻伤的部位;二要做好必要的防护,如头盔、护目镜、主要关节的护具等。
2、不要轻易尝试高难度
不要轻易尝试高难度、高速度的冰雪运动,这是减少不必要伤害的前提。
3、听从安排
听从场地教练或引导员的安排,不随意变换运动方式或路线。
4、量力而行
运动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从,避免体能下降导致意外发生。
5、忌奔跑、打闹
禁忌在冰雪场地上奔跑、打闹玩耍,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6、受伤后别逞强
一旦意外损伤,一定紧急求救,损伤疼痛部位不要乱动,而且注意肢体远端保暖,尽量及时脱离场地,避免二次伤害。
如果发生运动损伤后,现场该如何处置?
1、受伤区域的休息
局部疼痛是受伤组织尚未愈合的一种自我保护。若是下肢关节损伤,我们可以通过扶拐等方式达到让受伤组织休息的目的。随着局部肿痛减轻,以不痛为前提,可逐渐增加踩地的力量和行走的距离。
2、早期局部冰敷
冰敷可以减轻局部组织的肿胀和疼痛,先将冰块和水混合放入塑料袋或者冰袋内,再在外面包裹毛巾,将其放到损伤区域即可。切记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坚持3天。
3、局部加压包扎
使用弹力绷带对局部进行适度力量的加压,可以减轻肿胀,但是需要一定的技巧。
4、抬高受伤区域
把受伤区域垫高,尤其是高于心脏平面,可以更好地消肿。若能够配合手指、足趾肌肉收缩运动,可以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消肿。
5、第一时间联系场地的医疗保障人员
若出现皮肤损伤出血、关节脱位等损伤,应第一时间联系场地的医疗保障人员,请专业的医务人员给予恰当的处理。
太原市中心医院骨科汾东三病区,以运动医学为科室特色,专治各种运动损伤,如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软骨损伤等,欢迎广大运动爱好者和受运动损伤困扰的病友前来咨询就诊。
学科带头人

林树忠
骨科汾东三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运动医学专业学组组长、骨关节疾病专家。
擅长四肢关节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如半月板成形、韧带修补、软骨移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肩袖损伤修补、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滑膜皱襞综合征等微创手术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膝治疗,重度髋膝骨性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林树忠:周一、周四上午
何君仁: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杜晋强:周四下午
范建伟:周二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