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第十六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媒体团结束了忻州市的采访活动。在有着“中国杂粮之都”之称的忻州市,全国各地的记者大开眼界,原来小杂粮也能做成大产业,一座国家级杂粮大市场成立以来已经实现交易3.51亿元。
忻州是中国粮食协会命名的“中国杂粮之都”。近几年,该市6个县先后荣获“中华红芸豆之乡”“中国藜麦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中国甘甜红薯之乡”“中国高原莜麦之乡”“中国甜糯玉米之乡”称号。据介绍,目前忻州种植杂粮有4大类20余个作物种类。全市14个县(市、区)都有着各具特色的不同种类的优质杂粮。其中,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等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藜麦、红豆和小米远销美洲、欧洲。
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走进“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自2017年12月启动建设以来,园区完成了国家级忻州杂粮市场、忻州海关、山西杂粮科技创新园区、山西省杂粮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试验基地5大板块的建设,打造了集“杂粮科研创新、产品展示、文化科普、人才教育培训、仓储物流、进出口贸易、电商营销、文旅康养体验”8大主要功能为一体的“买全球、卖全球”的国家级杂粮大市场。目前,园区已经实现交易3.51亿元。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将以园区为引领,推动全市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忻州样板”,成为太忻经济区忻州农业板块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