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山西新闻

回顾“七五”成效 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

山西省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辛欣 2021年12月02日 06:59

  我省“八五”普法规划有哪些重点内容?在哪些方面提出了新举措?12月1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回顾我省“七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效,并由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解读我省“八五”普法规划主要内容。

  “七五”普法成效显著

  “七五”普法期间,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拓宽普法路径,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精准脱贫法治宣传活动5.3万余场;聚焦民生实事,将“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聚焦扫黑除恶,开展了扫黑除恶“百微联动全民行动”“百千万”法治宣传主题活动。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

  坚持创新为要,率先开辟“法治邮路”,实现了“邮路送法进万家”。播出《以案释法》等节目百余期,全省各类法治宣传阵地达3.5万个。

  绘制“八五”普法蓝图

  近日,省委、省政府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标志着我省“八五”普法正式启动。

  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宏介绍,《决议》立足山西实际,紧跟时代要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压实了普法责任。“八五”普法规划的主要措施有: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深化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强化普治并举,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落实普法责任制,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省司法厅副厅长曾涛介绍,“八五”普法规划在起草之初,就力求在继承中创新,提出了以下新举措:

  要求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和基层群众三类重点普法人群基础上,“八五”普法规划将有关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纳入重点普法对象,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从业人员以及媒体从业人员、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的法治教育。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更体现山西特色。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创新转化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注重传承和挖掘三晋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加强对皋陶、狄仁杰等三晋法治人物历史遗迹的保护。保护传承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普法与依法治理更注重密切融合,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领导体制机制更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党政主要负责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工作保障方面,强调要健全推进普法工作重心下移的相关机制;考核评估方面,明确了对落实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相关措施,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