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随着山西白求恩医院手术医生稳稳打上最后一个线结,我省首例“双肺移植手术”顺利完成。肺移植是器官移植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此次,山西白求恩医院发挥强大的多学科诊疗优势,填补了我省双肺移植手术的空白,标志着山西白求恩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患顽疾受折磨
60岁的张女士来自我省文水县。前几年,她总是口干、眼干,一直没在意,后来被诊断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而且累积到肺脏,继发双肺间质性肺疾病、肺纤维化、严重肺动脉高压。家人带她辗转省内外多家医院,可肺功能及肺动脉高压一直没有好转,后来必须时刻吸氧才能缓解呼吸困难。
得知山西白求恩医院正在高质量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张女士入住医院重点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武汉同济医院常驻专家刘先胜、谢敏两位专家全面检查和规范治疗,专家们一致明确诊断,张女士需要肺移植手术才能解决呼吸困难。
随后,张女士转至器官移植中心继续治疗,同济医院全国知名器官移植专家、山西白求恩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曾凡军教授为她做了移植前相关检查,并通过医务部积极协调,在全国为她寻找合适的肺脏。
肺移植现曙光
“人活一口气,可我连说话、上厕所都不能正常呼吸,每天吃几十种药,活着很辛苦!你们不放弃我,我肯定不会放弃我自己!”11月中旬,得知广州找到了与自己匹配的肺脏,张女士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双肺移植手术是器官移植手术中最顶尖的手术之一,需要医院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也需要医院多学科‘集团作战’才能完成。”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刘先胜表示,在患者肺移植前期,医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医务部、器官移植中心、呼吸与危重医学科、胸外科、ICU、麻醉科、手术室等所有相关科室专家参与大会诊、大讨论,专题研究患者病情及手术的各个环节,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
11月27日9时,当供体肺源从广州飞往太原途中,医护人员把张女士接到手术室,开始准备工作,麻醉、插管……在“救命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中午1时许,张女士双肺移植手术正式开始。打开胸腔,吸尽胸腔积液……尽管异常紧张,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却忙而不乱,各司其职。器官移植专家团队将修整好的左供肺放入左侧胸腔,吻合完毕,完成左肺移植,观察左肺扩张良好后,紧接着开始移植右肺,两侧移植肺吻合完毕,新移植的双肺瞬间由雪白色变成嫩红色。手术成功的那一刻,所有医护人员眼神中闪耀着喜悦的光。
术后期更关键
肺移植手术的成功,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护理和恢复同样不能松懈。手术后,医院迅速成立了肺移植多学科专家团队,为张女士的康复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的康复目标,并为她实施专医、专护、专物、专管,严格实施围手术期管理。
山西白求恩医院胸外科主任杨更朴介绍,肺直接跟外界是相连相通,所有的细菌、病毒都可自由出入,而肺移植患者需要抗排异治疗,身体处于感染高危状态,所以抗感染、抗排异、ECMO维护、呼吸机维护、高质量护理等这些围手术期管理都是决定患者康复的关键。
据了解,器官移植中心是山西白求恩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新成立并重点打造的三大医学中心之一。此次全省首例高难度双肺移植手术的成功,填补了该类手术的空白,更是对该院综合实力、“集团作战”能力的全面考核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