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综合新闻

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民主政治 步履铿锵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梁涛 张波 2021年10月06日 07:15

  我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并州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人大监督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协商民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

  践行领袖嘱托 强化法治保障

  立法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晋治并的殷殷嘱托作为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大力推进转型立法、惠民立法、生态立法、基层治理立法。2018年,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法规4件;2019年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法规4件、初审1件、废止3件;2020年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法规3件、打包修改5件、废止3件、初次审议法规2件。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完成城乡社区治理、客运出租汽车服务管理、旅游、晋阳湖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农村自建房屋管理条例正在加紧制定中。通过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突出地方特色和“小切口”,市人大常委会为践行领袖嘱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锚定高质量发展 依法履职尽责

  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市委部署,紧跟市委步伐,以新担当新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围绕推动转型发展、工业强市、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法治建设等议题,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形式,重点对“四治”一体推进、养老服务、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废弃物处理情况等开展监督,全面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和优势,组织代表培训、加强联络站点建设、改进议案建议办理、丰富代表履职活动,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行职责。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建议办理推进会,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征询人大代表意见,协调解决难点问题,推动建议办理落地见效;召开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推进会,总结推广杏花岭街道、晋源街道、亲贤社区等经验做法,进一步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力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打好监督“组合拳”,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确保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全力支持和促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中心工作深入协商议政

  市政协始终坚持围绕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来谋划和推进工作,与市委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在协商议政规范化、实效性上下功夫。通过开放式联动调研、多层次深度协商、开展专项视察和活动推动成果转化、建立常态化协商平台和机制等履职环节,聚焦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优发展环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挖掘和整体推广太原历史文化等课题,开展深度协商、开放协商、持续协商,履职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批示。协助市委、市政府举办2020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承办政协企业家委员山西行(太原)——中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发展协商对话暨项目对接活动,为我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注入政协智慧、贡献政协力量。

  政协协商在一线为民服务天地宽

  积极探索新时代协商民主有效形式和载体,统筹推进“有事来商量”协商平台、基层政协联络组和委员工作室建设,推动政协工作重心下移、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全省率先打造“有事来商量”平台,晋源区“晋情来协商”、迎泽区“欢迎来协商”、小店区“小事大情共协商”,把协商计划、提案办理、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融入协商平台,积极围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发挥委员专长,建设委员工作室,“中海国际中心委员工作室”带动行业资源互通、打造楼宇经济亮点,“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委员联合工作室”组织委员驻村轮值开展协商活动,“灵悦委员工作室”被《人民政协报》评选为“政协委员工作室优秀案例”……越来越多的政协“连心桥”融入了基层,温暖了人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高。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