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特别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杨蓉:让“后浪”在网上安全“冲浪”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梁涛 2020年05月21日 07:26

  前不久,许多学生通过上网课的方式,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在网络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在不断前移,保护好他们的网络安全刻不容缓。”全国人大代表杨蓉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敏锐地“嗅”到未成年人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杨蓉将提交“关于对社交软件进行专项治理、全面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的建议”。

  杨蓉可谓是运用社交网络的高手。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杨蓉依托社区警务室,创建了“杨蓉掌上警务室”,把社区3000余户居民、150余家经营场所和居民代表、治安志愿者等紧紧联系在一起,突破了基层警务传统工作模式,实现了社区所有居民群众、所有行业场所的实时互动,与群众形成网上问答、交流、咨询、互动,构建网上网下和谐警民关系,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形成与传统公安社区警务室相互对应、互为补充的公安网上阵地。“然而,对于不少未成年‘网民’来说,很多时候他们很难分辨出屏幕那一边到底是什么人。”杨蓉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杨蓉的担忧不无道理。“今年前两个月,公安杏花岭分局共接网络电信诈骗警情30起,涉案金额达70.66万元。其中不乏十四五岁的学生。利用网络社交软件的聊天群组、空间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以高利息吸引受害人上当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社交软件成为犯罪分子对儿童实施性侵害的重要媒介。杨蓉说:“犯罪分子通过社交软件的陌生交友功能,在线上认识未成年人后,转到线下实施性接触或侵害,这种犯罪模式对未成年人危害更大,且损失无法弥补。近两年,网络社交软件甚至成为新型毒品购销渠道,对网络应用极为敏锐的青少年逐渐掌握了毒品来源和购销链条,开始成为涉毒案件的‘主角’。”

  “网络社交软件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涉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由此看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需要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杨蓉为此建议尽快对社交软件进行专项治理。“我建议,监管部门明确将网络社交软件纳入网络信息内容服务提供商范围,夯实其内容治理的平台责任;要求社交软件开发青少年模式或者构建防沉迷机制;建议监管部门建立对网络社交软件全部功能定期评估的新机制,及时关停以各种形式夹带色情、暴力等违法内容的功能……”杨蓉正以一名人大代表的担当与自觉,呵护着未成年人“触网”安全。 

(责编:马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