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经济新闻

【70年巡礼】筑得广厦千万间 三晋百姓俱欢颜

来源:黄河新闻网 作者:刘亚男 2019年09月18日 15:22

  【开栏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波澜壮阔的70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的一部奋斗史,也是山西人披荆斩棘、历经奋斗的创业史。从9月3日起,黄河新闻网将推出“70年巡礼”专栏,我们将以生动事实、数据对比、典型案例等,充分展现70年来三晋大地发生的巨变,传递三晋儿女的奋进强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房对百姓而言是容身之所,更是家的象征。70年间,中国人的住所从昏暗拥挤的“蜗居”搬到了宽敞明亮“居者优其屋”的大宅,住建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嬗变进程中,经济不断发展,居住环境得到改善。70年间,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在神州大地上描绘出一副荡气回肠的锦绣画卷。

  踏着新中国70年华丽嬗变的时代节拍,三晋大地亦上演着风起云涌的沧桑巨变——从农村到城镇,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再到保障房,山西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让百姓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加强房地产调控监管,坚持“房住不炒”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让百姓住有所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通过采取强化调控、规范市场秩序、解决房屋交易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培育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举措,确保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从2004年到2018年底,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264.21万套,累计建成223.06万套,投资4779.93亿元,有效解决了约660万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和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方案》和《租赁住房建设标准》,开展了12个租赁住房项目试点,培育了42家企业专营或兼营住房租赁业务,发布租赁房源12万套。截至2018年底,我省公积金住房缴纳总额达2748.46亿元,累计提取1162.01亿元用于改善缴存职工住房条件,百姓的居住空间得到了巨大改善。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坚持“居者优其屋”

  路更宽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生活更美了。为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十八大以来,山西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2983.32亿元,全省人均道路面积从12.2平方米增长为16.73平方米,用水普及率从96.85%增长为98.66%、燃气普及率从84.57%增长为92.7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36.88%增长为40.27%。山西的人居环境改善有目共睹。

  曾经的蜿蜒崎岖、如今林木葱茏,曾经的黄土飞扬、而今洁净清新。近年我省出台《全省城乡污水垃圾治理行动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攻坚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快城市集中供热建设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启动汾河、桑干河等重点流域城镇污水厂提效改造,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4.52%、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94%、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3.13%,黑臭水体整治已完成任务的94%,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28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40个,宜居城市2个,节水型城市3个。

  城市环境更美好,农村住房也得以有效改善。2008年我省启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计划,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91.01万户改造任务,约为318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

  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效”改革

  为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我省通过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在工程建设领域全力创造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今年起,我省实行一家牵头、一张表单办理本阶段所有审批事项,审批事项和申报材料分别精简40%、60%。精简事项29项,审批时间缩短至100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正式开展上线运行,审批流程更加便捷,审批时限大幅缩短。

  要“快”更要“好”。我省率先在全国实行建设、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质量承诺制、实行重要工程施工图专家论证制,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提升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项目审批效率。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系统建设提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70年风雨兼程,70年飞跃建设,三千万三晋儿女为建设山川秀美的家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从“有的住”到“住的美”,不断前行的住建行业为三晋百姓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迁。如今,山青水绿、民康物阜的山西犹如点亮太行山脉的璀璨明珠,一个繁荣昌盛、日新月异的新山西散发着“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一个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山西,正乘风而来。

(责编: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