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经济新闻

山西新青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绿色养殖模式 叫响“娄烦水貂”品牌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张秀丽/文 王昕/摄 2019年08月26日 10:33

  2018年8月2日,全国水貂养殖产业和毛皮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暨娄烦“娄貂”精准扶贫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并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水貂养殖专家、学者为娄烦水貂产业发展把脉定向,促进水貂产业在娄烦更好更快发展。其中,全省第一家规模化水貂养殖基地新青林水貂养殖项目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娄烦特色养殖项目。

  山西新青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水貂养殖项目,在养殖用地、资金投入等方面得到娄烦县委、县政府的倾力支持,以帮助产业发展、服务养殖户为目的,成立水貂养殖协会;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大水貂养殖培训和技术交流;采取村社一体化模式,带动6个贫困村的450户共1200名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目前,水貂养殖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存栏种貂1.3万只,预计年底存栏量将达4万只,3年后将达60万只。该公司努力探索一条适应市场需求,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生态友好的娄烦水貂产业发展之路,叫响“山西水貂之乡”和“娄烦水貂”品牌。

  -科学专业 生态环保

  山西新青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是山西省首家以水貂养殖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化畜牧养殖企业。该公司在畜牧养殖技术,规模化经营管理,貂类延伸产品开发,产品销售网络和品牌化运营等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和底蕴。目前拥有一支海外归国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高级畜牧技师5人,中高层经营管理和营销骨干13人的高素质团队。

  来自辽宁大连的王策斌是该公司高薪聘请来的技术总监,他在水貂科学化养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的指导下,引进的丹麦水貂已成功产仔,并且全部存活,给娄烦水貂养殖业注入了活力。俗话说的好,“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养貂利润高,但风险也大,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也高。王策斌是个胆大心细的人,聊起养殖诀窍,他滔滔不绝:“母貂体重控制在3至4斤是最合适繁殖的,其次就是把好饲料关,养貂是个细致活儿,事事都得操心,尤其是喂食,更不能马虎!”王策斌介绍说,每次进料一定要严格把关,鸡肠、鸭架都要新鲜的。同时,夏季是幼貂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狂犬病、犬瘟热和肠炎高发流行季节,这时候,就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犬瘟热和肠炎疫苗,才能保证幼貂的成活率。

  专业的人才带动着水貂养殖的科学化发展,今年,“娄烦水貂产业研究院”在山西新青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为了帮助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研究院从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引导,举办养貂技术培训班,组织养貂专业户到东北、山东等地学习先进的养貂技术。在培养人才队伍的基础上,该公司积极建立研发中心,在“貂粪饲料价值”“水貂延伸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大投入,扩大养殖规模,根据娄烦当地水土自然环境,自主开发和优化饲料配方,实现多个优质水貂品种本地化产出,并与山东齐鲁集团建立合作,建立和强化以防疫为核心的养殖场风险管控体系。

  水貂养殖中所用饲料主要为不食用的黄鱼、红鱼、鱼排和鸡肝、鸡肠、鸡骨架等,使废物得到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貂所产生的粪污经收集后统一加工制作有机肥,形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圈,对废水及污染物进行治理,变废为宝,改善环境。

  -技术创新 品牌延伸

  小小的脑袋,圆溜溜的眼睛红得似宝石,再配上一身雪白透亮的绒毛,显得格外可爱漂亮。在山西新青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一只刚出生一个多月的丹麦红眼水貂“雪球”,已成为大家的开心果。它在饲养员的宿舍里自在散步,一见到有生人来,这个有点高贵气质的小精灵,便立即躲起来观察周围的动静,一听到饲养员叫就窜出来,钻进主人的怀抱。

  “水貂的智力相当于四五岁孩子的智力,它可以当宠物来养呢。”技术总监王策斌边和“雪球”玩闹边介绍,“水貂皮毛是高档裘皮原料,素有‘裘皮之王’的美称,是裘皮市场的主要品种,利用面积广,需求量大。除毛皮做服装外,水貂全身都是宝——貂肉、貂粪、貂心、貂油等副产品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们公司大力发展水貂养殖产业化正是看中了水貂的这一特性。”

  在该公司产品研发中心,琳琅满目的水貂延伸产品,让人啧啧称赞。用水貂毛皮作点缀的箱包、鞋子、挂饰,色彩缤纷、造型时尚;貂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用它制作的高级化妆品和香皂,对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有良好效果;貂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貂心为主要原料和其他中草药配制生产的“利心丸”,对风湿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有独特疗效……

  在做大做强水貂养殖基础上,山西新青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品牌延伸并结合多种合作模式和多种融资方式,打造以水貂产品为基础原料的涵盖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新能源农畜牧项目孵化和农畜牧生态旅游等为外延的,具有娄烦地域特色的“新青林畜牧生态产业”。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