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建行‘云税贷’用网银贷了200万元,这下不发愁流动资金了。”我市东太堡的王先生是位搞土石方工程的个体户,多年来,他从未想到能从银行贷到款。前几天,他在建设银行太原并州北路支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通过网银申请了一笔“云税贷”,仅仅通过几个简单的操作步骤,几分钟后就在线上获得200万元纯信用贷款额度。
2017年,建设银行推出互联网大数据融资产品——“云税贷”,该产品主要针对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通过纳税数据和信用记录测算贷款额度。具有纯信用、额度最高200万元、按日计息、随借随还、自助化操作等优点。“我一直依法纳税,没想到还能帮助我申请贷款。建行‘云税贷’是对我们小企业最好的支持和鼓励!”王先生开心极了。
“大数据实在太厉害了,竟然有这么好的小微企业。”建设银行太原并州北路支行行长毛源坚发出这样的感慨。谈及“云税贷”,该支行从刚开始的推着应对到现在的主动营销,毛源坚的话变得多起来。该支行以前是小企业不良贷款重灾区,部分员工还因此受过处分,加之“云税贷”是新业务,属线上业务和信用贷款产品,客户知道的并不多,全行对此有排斥心理,营销的积极性并不高。
为了不给行里“拖后腿”,毛源坚以身作则,带头做业务。他对每一户新获得授信客户的状况进行了解分析,包括企业和企业主个人信用情况、管理水平、企业经营状况、风险管理能力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并与过去的不良贷款企业做对照比较,毛源坚发现,居然有这么多优质的小企业,基本都是行业龙头。比如,一位专卖水产的小企业主,超市供货率曾占到60%,一年销售额达1亿元。手机代理商,全省仅有三四家“带头大哥”,一年的交易量高达六七亿元。小企业的分类也特别细,有专门生产电梯里的轴轮零件,为全世界供货;还有给高铁部门专供倒轧配件等。这些小企业主普遍没有不良嗜好,聪明,守信,肯吃苦,善经营,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都是经验丰富的实干家。
面对大数据分析、采集出来的客户质量信息,毛源坚突然感觉找到了宝藏,一下有了兴趣和营销方向。在他的带动下,全行想方设法,发掘批量获客渠道。电话、微信、短信、上门拜访……多种营销方式轮番上阵;采取“滚雪球”方式,以客获客,达到“以点带面”的客户发展效果。仅10天时间,该支行“云税贷”授信800万元。这些授信客户几乎都不是建行的存量客户,均为新开拓客户,涉及电子配件、规划、轴承、医疗器械、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童装等行业。目前,该支行已为140多户小微客户发放贷款,授信金额近1亿元。不良率为零,未发生一笔逾期情况。毛源坚表示,建行“云税贷”的信贷风险状况总体可控,其不良率非常低,低到令人难以置信。
“建行‘云税贷’通过大数据,服务小企业。其实质就是:用大数据驱动,重构贷款技术、贷款流程、贷款管理。”作为一名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支行行长,毛源坚有自己的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大企业,也需要无数创新意识强、充满活力的小微企业。建行“云税贷”正好契合了小微企业“短、频、急、快”资金需求,让小微企业享受到“以税授信”的金融便利,也体现了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应有的情怀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