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任飞,是因两年前他的一项发明——“地沟油识别检测法”,攻克了世界难题,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金奖。两年间,他始终奋斗在公安刑事技术一线,用一项项新发明书写了自己奋斗的青春。他的奋斗历程,值得当代青年学习。
第一课题
学医的任飞2009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后考进重庆市公安局,2013年调入太原市公安局。他的工作,是对案发现场的各种物证进行检测、化验。
九年前,任飞还在重庆工作时,收到一封信。写信人是一个养殖户,说他借款十几万元包下鱼塘,可鱼一夜之间大量死亡,全家陷入绝望,他怀疑鱼塘被投毒。可任飞并未在其鱼塘和鱼体内检出农药,这更让他失望和不解。
每当翻看这封皱巴巴的信,养殖户绝望的表情就浮现在任飞眼前。当时鱼塘投毒案农药检测,是理化检验的痛点,检出率只有15%左右。任飞就买了几只大桶养了十几条鱼,开始他的第一个实验课题。养鱼、投毒、检测、记录、摸索规律、总结……他终于研发出一套利用液质联用仪检测鱼塘投毒的方法,将检出率提升到85%。2012年,这项成果不但获得全国有机质谱会议的高度认可,还帮任飞博得了“鱼塘小王子”的美名。
获奖之后
地沟油仪器检测方法成功后,许多公安机关想引进这项技术,可一听到价值数百万的仪器费用,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纷纷望而却步。怎么能让检测方法更简便易行?一天,他看到女儿用纸条在毛绒玩具上擦来擦去,说在检测她的小兔子是不是吸毒了。任飞受到启发,想着用试纸条检测地沟油。终于,他制成可以检验地沟油的试纸条,先将样品提取液倒入反应孔中,再将试纸条插入反应孔。几分钟后,如果出现一条红色印记就是地沟油,出现两条红色印记就是正常食用油。
检测方法越来越便捷,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对于一线公安民警而言,实用性更强。目前,任飞已将此项成果无偿转让,并在山西综改示范区落地试生产。
不断创新
食品掺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行的肉类掺假检测方法,需要取样至专业机构,检测时间需要24小时以上,并且无法检测出真假肉比例,不利于公安机关打击此类犯罪。“群众如果连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何来安全感?”任飞发明的肉类快速鉴别系统,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使用便捷、可定量,能够有效鉴别出真假肉的比例,便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同时,便携式一体箱设计,便于民警外出携带,彻底解决了之前民警的执法难题。
眼下,任飞又开始研发一种特殊的指甲油,只需一滴,就能检测出是否含有迷奸药。“迷奸药无色无味,服用后有催情的效果,而后是催眠,48小时后它在人体内又恢复到正常浓度,警方很难取证。”任飞认为防范重于打击,用指甲油检测,不会带来危险也不会让人尴尬。
此外,任飞还在进行指纹检测毒品、新型毒品快速检测试纸条和非接触检测爆炸物的研究等等。
“作为人民警察,我曾特别羡慕能够亲手抓捕罪犯的战友,因为我只能苦守实验室。现在我意识到,如果说战友们是屡破奇案的福尔摩斯,那我就是他们身后默默支持的华生,实验室里的那一台台仪器就是我手中的钢枪。”任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