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时代新人 晋阳工匠】晋阳工匠95后“小鲜肉” “焊”出绚丽青春

——记太原重工工程机械分公司焊工魏杰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李晓并 2019年06月18日 15:16

  如果不是因为年龄,作为一名焊工,魏杰不会引起关注。在90位被命名的第二届“时代新人 晋阳工匠”中,涉及基层一线操作岗位的工种达50余个,提起焊工,人们自然会想到被誉为“焊接大咖中的A咖”的樊志勤,他在去年已经荣膺首批“晋阳工匠”殊荣。

  写过樊志勤的文章后,同样是来自太原重工,同样是焊工,还能做出什么花样来?

  23岁的魏杰,成功吸引了关注的目光,不仅因为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位“晋阳工匠”,更因为他从17岁开始,一年比一年增厚的那一摞获奖证书——2013年山西省第九届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第一名”,2014年山西省第十届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第二名”,2015年太原市第十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第二名”“太原市技术能手”“太原市二等功”,2015年山西省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第四名”“山西省一等功”,2016年山西省第三届青工大赛焊工组“二等奖”,2017年“山西省青年岗位能手”,2018年“三晋技术能手”……还有更厉害的,这么年轻的他,职称已经是技术工人里最高的“高级技师”了。

  在太原重工工程机械分公司的厂房内,面前的魏杰完全是一个孩子。提起樊志勤,他腼腆一笑:那是我师傅。

  难怪,名师和高徒。“能有今天的成绩,主要是通过比赛这条‘捷径’。”魏杰说得轻松而直接,从前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全都风轻云淡。

  2013年,从太重技校毕业的魏杰进厂实习,第二年正赶上太原重工工程机械分公司成立,他有了一份正式工作,从事自己所学专业,做焊工。

  先是跟着师傅学,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夏天,工作服里面还要穿秋衣秋裤,以免焊花飞溅灼伤。高温炙烤下,觉得真苦。“既然干上了,就好好干吧,争取追上师傅们的水平。”18岁的魏杰,给自己定下了最简单朴素的“小目标”。

  焊工是技术活儿,学校习得的那些粗浅理论远远不够。魏杰除了继续学习焊接工艺学、电焊工焊接等专业理论知识外,多看、多问、多练、多听,向老师傅请教,尤其在“练”上下苦功夫。每天完成厂里的生产任务,下班后骑上电动车去焊接培训中心练,一练就是一晚上。如果上夜班,就下了夜班直接练到早晨。魏杰说,焊工的最高职称是高级技师,但基本的前提是必须熟练掌握手工焊、气保焊和氩弧焊三大类焊工技艺才行,比如氩弧焊,会的人多,但精通的人少。

  为了练好这一门技艺,他在家里放一只焊把,下班回到家就右手执焊把,左手送“焊丝”,那“焊丝”是用筷子充当的。站、蹲、躺,各种姿势,各种高度,不断重复。再比如手工电弧焊,350毫米至400毫米的长度,从引弧开始到焊接完毕,大概两分钟左右,中间不得停顿,必须一气呵成。焊接一块钢板45分钟,45分钟保持蹲的姿势,初练习时,用不了多久腿就发麻,现在蹲一两个小时都没有问题了。

  靠一个“练”字,几年下来,从手工电弧焊的全位置焊接到手工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魏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积累了丰富的焊接知识和经验,也让他在省、市各项职工职业技术比赛中崭露头角,大展身手。

  比赛是“捷径”,让魏杰练就了一手“好活”,一身“绝活”,自然也会承担起厂子里的“大活”。TZM1200全路面起重机是太原重工工程机械分公司生产制造的起重吨位最大的起重机,主要结构件全部采用高强钢材质。这种材质的焊接,对接到任务的魏杰是一个挑战。他查阅相关资料,向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与其他技术人员交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提升了效率和合格率。但是后来焊接处出现了横向裂纹的问题,魏杰发现是因为焊时不具备整体预热的条件。在和技术人员研究后,采用了加热之后用石棉布保温,多层多道进行补焊,有效防止冷裂纹,最终达到一次性合格。

  依旧是炎热的夏天,依旧在车间厂房里炙烤的焊枪前,魏杰脚踩钢包鞋,棉质防护服里面依旧是秋衣秋裤,他穿好披肩帽,戴好防毒口罩。送丝机缓缓将焊丝送出,他左手拿起焊接面罩,右手用焊枪触到焊点,霎时,一道弧光,焊花四溅,魏杰说:“这是在焊支腿盖板,必须手工焊。”

  “你现在追上师傅的水平了吗?”魏杰不好意思地笑了:“还有差距,但我会把学到和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更年轻的焊工,让更多的人成为技术上的尖子、行业上的状元。”现在,魏杰是“樊志勤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在工作室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也帮助各个分公司抢修一些技术难度较高的故障,并经常与工作室大师们一起解决公司难以解决的焊接难题。

  “要坚持,要鸡蛋里面挑骨头,要精益求精,因为在技术领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谓工匠精神,是努力,更是责任。”说这些话时,魏杰不再是初见时那个孩子。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