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骆惠宁明确提出“大讨论承载着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全省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清徐县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卫生问题,借力大讨论形成的高涨工作热情,上下联动,全县动员,掀起了一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攻坚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促进大讨论成果转化。

一是进行最广范围动员。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王琳玉直接指挥、一线督导,三次专题安排部署,四大班子领导在县委常委会上逐个谈认识、谈措施、谈打算、表态度,按照包联乡镇和职责分工,全部深入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现场指导,为全县干部群众做出了示范表率。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在辖区范围内和行业领域内在面上部署,各村委会(社区)、各企事业单位、各驻地单位在点上采取行动,点面结合,层层动员,迅速形成了人人出力、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县人大常委会向各级人大代表发出“我是代表我带头、助力打赢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倡议书,宣传部门深入挖掘报道,4个督查组全天候督查,纪检监察全程跟踪问效,在全县形成了上下联动,全民动员、共同治理的强劲态势。
二是开展最全领域整治。清徐既是传统农业县,又是工业大县,环境卫生问题由来已久。此次整治,清徐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紧密结合大讨论开展,“新账”“旧账”一起算、“赶考”“补考”一起抓,组织实施了最全面、最彻底的治理,决心以城乡面貌的大改观、农村环境的大提升、环保攻坚的大突破来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工作中,坚持久久为功,以乡村为主,集中整治农村“脏乱差”,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标本兼治,集中清理、清运城乡生活和建筑垃圾;主动对标襄汾县,划定工业企业周边50米范围为责任区,清理乱堆乱放问题,开展围墙刷白,做到能绿化的全部绿化,不能绿化的全部硬化;开展专项治理,对17条河道清淤疏浚,完善雨污管网配套,消除黑臭水体;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集中整治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严格“门前三包”责任制度,重点治理汽修行业和经营服务场所环境卫生。全县上下通过对环境卫生开展全域范围综合整治,实现了对大讨论的有效检验。

三是实施最强力度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按照“一个月初见成效、两个月巩固提升、三个月交出合格答卷”的目标,清徐县四大班子领导、各单位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扬“革命加拼命”精神,强力攻坚,强力推进,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县共出动人力24379人(次),机动车辆7495辆(次),清理垃圾78797吨,清理河道沟渠1810处,清理畜禽粪污722吨,清理小广告4356处,拆除违章建筑1042处,清理主要沿线广告牌783个,清理乱堆乱放10312处,粉刷墙壁34405平米,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3911户,国省道栽种树木2768株。环境联合执法检查队伍共检查2324次,下达限期整改277家,已完成整改253家。102家工业企业出资475万元,出动6417人,开展企业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检查各类施工工地14个,提出整改意见195条,补修围挡60处2100平米,苫盖土方65处1100平米,硬化道路2830平米。
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清徐县贯彻落实省市委要求,推动大讨论成果转化的具体行动,也是在“一年初见成效”基础上,开启“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迈出的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