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头连着梦想,一头连着家乡。2019年的猪年春节,32岁的刘佳龙仍如往常一般忙碌。不同的是,他每一次打电话说“您好,您的快递到了”的时候,会加上一句“过年好”。春节假期,在人们阖家团聚的日子里,有一群和刘佳龙一样的快递小哥,他们没有回家,依旧坚守在为千家万户完成“最后一百米”配送的路上。
一个选择
“我喜欢一直在路上的感觉,靠双手创造的幸福生活很甜蜜,也让人珍惜。”吕梁市柳林县的三交镇,得名于北周时处于乌突、窟胡、定胡三县交界。这里是刘佳龙的家乡。如今,他已把太原当成第二个家。
“我干快递之前自己搞外卖餐饮。不过,2015年前后的外卖行业仍不规范,两年就赔了。”刘佳龙很爽快,毫不掩饰曾经创业经历的小挫折。2017年4月,他选择从头再来,成为顺丰速运的一名快递员。他说:“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在路上’这三个字的意义,电话不离耳、腿脚不停歇,奔走就是工作状态,虽然辛苦,但是能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理想的报酬。两年了,回头想想,当初这个选择没错。”
正月初一,在顺丰双东速运营业网点,刘佳龙起了个大早,这天有不少快件等着他派送。“为了让消费者照常网购年货,顺丰速运一直是‘全年无休’,即便是春节,也安排了值守人员。”今年,对于刘佳龙来说,这个春节画面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场景:堆积的纸箱、不时响起的电话、收件、派件、在各个小区之间奔走……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送的范围还是那么大,但快递员少了,所以压力不比平时小。
一丝乡愁
穿戴好装备、装好快件,刘佳龙驾驶电动三轮车出发。他熟门熟路地走街串巷,记者骑着空车紧紧跟在后面,感觉还有些吃力。怕记者跟不上,他故意放慢了速度。
“平时穿梭在街头,车多人多,会和许多其他快递的同行擦肩而过。春节里,街头明显比平时人少,很空旷,走了这么久连一个快递员也没瞅见。”他说,在送货的路上显得“形单影只”时,心里会涌上一丝乡愁。
“年前,我就用快递给家里寄去了年货,米、面、油,还有给父母买的新衣服。”在家中,刘佳龙在姐弟中排行老三。电话中谈及这个春节无法返乡,父母挺理解他,说他已过而立之年,当以事业为重。
一直忙碌
“平时,这个网点有17名快递员,春节剩下两个人留守,所以尽管派送量少了,但每天也并不轻松。”顺丰东中环经营分部的经理吴堃介绍,双东网点的派送范围北至太原迎泽大街、南至并州东街、东至建设路、西至并州路。这个范围,若是除去已放假的单位,还有至少30个住宅小区,都有可能是派送或揽收的地点,每个人一天的配送量相当饱和。
“我们这个行业很有点看天吃饭的意思。今年冬天下雪少,虽然很多人都在期盼着春节瑞雪,但对于我们来说,不下雪反而是十分庆幸的事情。”他笑着说,春节派送,最发愁的就是找不到顾客。因为正月里许多人都会走亲戚。
春节里,人们都会买点啥?他说,大家网购的东西与平时有所不同,多是粮油米面、坚果礼盒之类的节日必备用品、礼品。
一份感动
“过年期间三倍工资,公司每天还额外发现金红包……这个春节,我能多挣不少。”刘佳龙说,不仅收入多了,还收获了很多感动。除夕夜,顺丰组织各个网点的留守人员聚在一起,有的掌勺、有的择菜、有的切肉,大家一起动手烹制了可口的年夜饭。吃着、聊着,听着零点钟声敲响,虽然没能回家,但快递“兄弟”们聚在一起,是另一种幸福。
正月初四,他去并州东街派送快件。上楼,敲门,开门的大姐一脸惊讶:“你们怎么还不休息?”离去时,大姐非要塞给他一盒饺子,说“过年了,尝一尝家里的味道。”那一刻,他心里热乎乎的。
采访中,他腼腆透露了新一年的心愿:“由于工作忙碌,没时间谈恋爱,到现在依然单身,家里的父母也催着赶紧找个对象。2019年,争取‘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