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帅,中共党员,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2015年10月以男子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编导专业,2018年9月被推荐免试攻读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教育专业的硕士。曾获得大学生校园艺术节一等奖,雏菊杯舞蹈一等奖,华北五省表演二等奖等荣誉。在校期间参与众多演出及比赛,2018年9月随团至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孔子学院的交流演出,获得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起舞单飞寻求梦想
阳光的午后,山西大学静谧的书吧内第一面见到王帅,文文静静给人一种书生的感觉。你可能想象不到,大学三年间,他代表院系参加了太多的比赛和巡演,斩获过许多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是他对于舞蹈的一份执念和痴迷。
凭借挺拔的身材、清秀俊朗的外形、清澈的眼眸、阳光腼腆的笑容,温文尔雅的书卷气息,再加上精湛的舞蹈技巧,年轻的王帅翩然起舞,向美而行。王帅是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来自山西晋城一个偏远封闭的小山村,习舞是一个执念,他执着地认为非凡的舞蹈才华可以让他走出大山,可以顺利升学。他14岁才开始学舞蹈,每当听到音乐就会跟着节奏自由跳动,舞蹈梦开始时并不顺利,痛彻心扉的疼痛并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障碍是大山里的舞蹈老师对培养男生缺乏经验,师徒两人只能看着黄豆豆的视频反复琢磨模仿练习。无数次忍住疼痛压软度、练技巧,对着镜子琢磨推敲,一招一式都反复打磨……不懈坚持使王帅从一个零基础的“萌新”蜕变得能下腰、会劈叉。或许只有他知道,他在舞蹈方面的成就,源自于他时时刻刻咬紧牙关的勤学苦练,更源自于他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与享受。
2015年,以专业第一名考入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后,习舞、练舞、跳舞的日子很充实。学剧目、练功、演出,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成为一个个里程碑。2016年夏,参与排练原创剧目《右玉魂》,时值盛夏,室外温度达到摄氏35度,排练室温度达到摄氏38度,排练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不影响进度,排练时间每天达到10个小时,多年超负荷的训练让他成了贫血体质,好几次因为排练强度过大晕倒,硬是靠着药物和拼命完成了排练,此剧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奖项。正是因为对演职岗位的坚守,让他懂得了责任和担当,在后续的排练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2017年作为学院新生力量承接多项下乡演出任务时,身体又突发不适,确诊为严重的腰肌劳损和挫伤,医院通知必须休息半年,年轻的王帅满脑子都是舞台,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反对,坚持完成了巡演。多少次全身心地投入和演出,让他肢体语言和表演能力一次次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他说:“一个个奖项,其实含金量并不是有多高,但是这些奖项给了我多年拼命习舞的信心和勇气,能调动一些从未触碰的神经和潜在身体里的爆发力,这可能就是舞蹈和舞台独特的气场所带来的能量。”
-坚守情怀担当有为
诗情画意,古韵悠扬的翩翩少年,本应多一份自信,然而,从他身上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自励与自省。黑色休闲裤,黑色T恤衫,白色运动鞋,生活中他内敛低调,而舞台上认识他的人说,他令人不得不去相信“执念”这个词,上天给了他聪慧的头脑和灵活的肢体,他的出色不仅仅在于身体能力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更在于他过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多时候,当其他人还在为动作的形态和劲力努力时,他早已进入了对神韵和性格的把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流不尽的汗水,说不完的伤痛。4年来,他的专业成绩始终保持第一名,先后获得大学生校园艺术节一等奖,雏菊杯舞蹈一等奖,华北五省表演二等奖等荣誉。2018年夏,王帅响应太原市委市政府号召,率领同学们代表山西大学参加山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承担开幕式文艺汇演的第一和第四篇章部分。刚到排练基地面临的就是盛夏的酷热和演员中暑的问题,排练第二天,大一的一位同学半夜胃疼不止,他搀扶着连夜赶到附近徐沟镇的中心医院一直等到天亮,第二天继续带领大家坚持排练。除了练功,他每天6时给演员们领取早饭,用餐过后还坚持把食堂打扫干净。在文艺展演首次测试服装时,因为服装是封闭式的衣服,服装里还有一个带电池的风扇,演员们都不愿意试穿,他第一个站出来一头扎进去,顿时空气变得稀薄起来,汗水如注般浸湿了上衣,合着导演的节拍试了所有的动作后,早已浑身湿透,为此导演组根据试穿情况修改了道具和动作,保证了演出质量。2018年8月8日文艺汇演圆满完成,成功地为今年二青会提供了经验。
室友说:“他准备演出的事情常常忙到深夜,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对于舞蹈专业的同学来说,能抽出时间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余从事社工已经是很大的挑战,而王帅却不畏困难,愈加勇于担当。近年来他还担任了辅导新生的早课练功工作,每天早晨5时30分开始带领学生练功,服务广大同学,倾力关怀新生成长;凭借吃苦耐劳、用心服务的态度多次获评优秀学生干部和奖学金。
-不畏风雨不负青春
在王帅的眼里,舞蹈就是生命,生活就是舞蹈。在朋友们眼里,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不论是课堂还是舞台,他唯一专注的事情就是把舞跳好。王帅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努力。舞蹈艺术的顶峰值得我一辈子攀援。”人一生能投入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弄懂一件事,已经不容易。这个大男孩,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坚持总会成功。
大学4年来,王帅在舞蹈学习和演出中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他用舞蹈传承文化,用努力鼓舞着师弟师妹。演艺传承山西民间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的舞剧,正是王帅最喜爱也最擅长的。王帅表演创作的作品,饱含着他对角色心、情感的理解,饱含着他对作品背后深层山西歌舞文化现象和内涵的解读。融入角色,理解文化、传承文化的创作思路也是王帅作为优秀舞蹈演员能够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无论是《右玉魂》的豪迈,还是《九儿》的柔婉,优秀的山西舞蹈文化需要一个载体来传承,对王帅来说,舞蹈这样的艺术形式无疑是最能引起共鸣、凝聚人心的。在王帅的舞蹈表演中,观众既能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又能领略深厚的山西历史文化。
离开农村时,他在想,要去寻找一份自由,要去寻找身体合适的方式。而到了大学他在想,他不仅需要自由,还需要自律。身体累,但心不苦。疲累时也想:“要不然就少跳一些舞剧吧,但问题是,如果不去跳,舞台会空缺。我也不舍得不跳,每一部作品都全心全意地去排练。辛苦那么久,作品就要在舞台上呈现了,当要和观众去对话的时候,却不去了,那多不过瘾啊!我特别希望塑造出来的人物大家能够喜欢,希望每一部舞剧作品的生命力可以长久,我会尽全力去做、去演。”入学以来,王帅接连出演了很多部舞剧,并且在每部舞剧中都有自己独到的诠释和舞台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频繁的演出场次,必然面临体能和精力的考验,也是对人生各种境况的体验,而他穿梭游走于城市农村,变换着不同的舞台人物形象,游刃有余,出色完成,其间甘苦冷暖自知。
王帅吃了很多苦,但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做着自己爱做的事情,而且可以成为他的事业。舞者的生活就是不停地演出、不停地排练。简单,但很有魅力。难得的空闲时间里,他喜欢旅游,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历史人物和文化古迹都变成他舞蹈灵感的源头。
王帅说,无论怎样,他都不会离开舞蹈,因为舞蹈是他的依靠、是他的生活和诉说方式。或许,正是王帅的这份认真与执着造就了他目前的优秀成绩与丰富经历,也铸成了他这份令人尊敬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