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版权太原 >> 版权保护

儿童剧本游戏走红,规范约束不能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孔德淇 2022年10月31日 09:48

  未成年人的性格、社会性、自信心等多个方面正处于确立阶段,儿童剧本游戏不能野蛮生长,成为儿童教育的“新漏洞”,加强儿童剧本游戏的内容监管,显得尤为迫切。

  历史故事还原、财商沙盘、沉浸式逻辑推理……如今,网络平台上关于儿童剧本游戏的推广内容越来越多,主要以“学知识”“提高联想能力”“沉浸式学习”为卖点。有的商家甚至将宣传视频包装成亲子测评,通过分享体验感,吸引更多家长和孩子参与。(10月27日《南国早报》)

  儿童剧本游戏,顾名思义,即面向儿童群体的剧本游戏,受众主要为6岁到14岁的未成年人。区别于成人剧本游戏,儿童剧本游戏不涉及暴力、谋杀、情爱等内容,更注重寓教于乐。儿童剧本游戏搬走课桌,让孩子们开动脑筋、自由发言,借助多样化的参与,满足孩子的天性需求,提升他们的阅读、社交、思维逻辑能力,不失为“双减”政策下素质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

  然而,儿童剧本的创作并不简单,受时间长度与接收对象的限制,字数虽比成人剧本少得多,该考虑的因素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既要尊重客观常识,提升孩子知识素养,又要兼顾内容的生动有趣。如何在娱乐的基础上把教育内容、知识点巧妙融入儿童剧本,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考验开发者的巧思和功力。

  目前,除教培机构外,“轻资产、低门槛、收入高”的推广话术,也让许多毫无教育经验者纷纷入局。部分商家为了追逐利益,可能存在剧本洗稿、对游戏内容把关不严的情况。未成年人的性格、社会性、自信心等多个方面正处于确立阶段,儿童剧本游戏不能野蛮生长,成为儿童教育的“新漏洞”,加强儿童剧本游戏的内容监管,显得尤为迫切。

  今年6月,文旅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将线下“剧本杀”和“密室逃脱”等新业态统一纳入监管,明确要求剧本娱乐经营所使用的剧本脚本要报所在地文旅部门备案。还提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对于面向未成年人的新事物,这些规范和约束一个也不能少。儿童剧本游戏事关各个行业,涉及多部门职能界面。有关方面应积极探索新业态联合监管模式,确保其资质合规和场地安全,同时联合第三方机构设定年龄分级等行业标准,加强对游戏内容的备案审查,禁绝出现暴力、谋杀、色情等不良内容,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从当前现状来看,一些商家或机构将儿童剧本游戏作为业务增项,协助开展人员多为店员或兼职人员,很难要求他们对儿童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有充分的了解。主管部门也应敦促相关主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79.3%的青少年知道“密室”“剧本杀”,71.2%的人接触过,65.2%的人表示喜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未成年人更喜欢体验式、演绎式的娱乐方式。但不能因为如此,家长和学校就做甩手掌柜。带孩子玩剧本游戏时,要做好甄别,认真评估服务机构,提前了解游戏主题,判断分析适配程度,最大程度趋利避害,避免让孩子接触不良内容,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责编:王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