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版权太原 >> 印刷发行

印刷文化传承需渗透给年轻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樊凡渊 2020年07月08日 14:45

  资料图片

  “五一”假期期间,中国印刷博物馆联合北京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在一直播和新浪微博等平台同时在线直播,由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带领网友们探秘木版年画的精髓,领略“版化万象”。该直播活动时长40分钟,其中一直播平台点击量达15.4万,一直播及新浪微博直播共3.6万人在线观看。

  直播已成为时下最贴近年轻人的社交和生活方式,直播赋能印刷文化传播,让古老的印刷文物在年轻人中“活”态展现。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创新手段,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印刷文化爱好者。

  在自媒体时代,印刷文化的传播形式,尤其是年轻人的受众心理和接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承好印刷文化,不仅需要更多年轻的雕版印刷传承者,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传播。因此,创新印刷文化的传播形式,打造符合年轻人喜好的传播手段变得尤为关键。

  时代在变,经典永恒。印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记。疫情期间,以中国印刷博物馆为代表的各类印刷主题博物馆和文化馆紧急“上线”,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利用科技手段进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年轻爱好者。可见,印刷文化的传播方式、手段不仅要贴近时代和社会生活,也不能脱离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目前,以中国印刷博物馆为代表的印刷主题文化机构也在探索整合印刷文化资源,借助互联网数字技术、立体展现、虚拟体验交流互动、跨越地域范围等特点,极大地提高印刷文化传播的便捷性,拓展文化传播广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创新传播手段之外,相关印刷文化传播机构还应注重培养年轻人的印刷文化认同,注重印刷文化教育,采取更多积极措施,让文化在青年学生心中打下坚实基础。例如青岛活字印刷体验馆与多家小学合作开设文化体验课程,将活字印刷、古法造纸、雕版印刷、古法装订、扎染等10个不同领域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开发成30余项生动有趣的体验课程,让停留在课本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笔者认为,要让印刷文化触及更多年轻人无法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广大从业者创新传播手段,更要利用文化教育根深固本,在更多年轻人心中种下印刷的种子。

  

(责编:版权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