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太原 >> 德耀中华

“太原市道德模范”张涛 做公益一直在路上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记者 张慧 2024年02月22日 09:57
内容提要:公益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长期坚持更不容易。多年来,张涛带领几十名志愿者,筹集资金、联系资源、对接基金会,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送去音乐梦想

  公益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长期坚持更不容易。多年来,张涛带领几十名志愿者,筹集资金、联系资源、对接基金会,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送去音乐梦想。2023年,古交市众熙公益协会会长张涛因助人为乐上榜“太原市道德模范”。

  种下志愿者的梦想

  今年30岁的张涛是一个普通矿工子弟。在他心底,助人为乐是必须坚守的信仰!这种想法来源于汶川大地震。当时,正上初中的张涛通过电视,目睹了全国各地志愿者奔赴四川开展援助的行为,并在他心里种下了成为一名志愿者的梦想。

  为了坚守内心,大学期间,张涛进入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公益的足迹遍布云南、广西、甘肃等十余个省(区)。从对接基金会到寻找弱势群体,从筹集善款到捐赠活动,张涛都积极参与。他希望在活动中积累经验,让自己以后开展志愿服务更加规范从容。

  2017年末,怀着对公益事业的信心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张涛回到古交市,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一同筹备成立了古交市众熙公益协会,希望将自己的职业情怀延续拓展,将学到的专业理念与知识、积累的公益资源引到家乡来,造福故乡人。

  大山里的艺术创想

  古交市下辖4个街道、3个镇和7个乡,丘陵山地超过全市总面积的95%,村落小学共35所。由于环境原因,教育相对落后。“孩子们课程单一,何不开展一个项目,为孩子们注入音乐梦想……”当张涛把想法与志愿者们一说,就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2018年,“大山里的艺术创想”公益项目上线,并在古交市原相乡、岔口乡、邢家社乡、河口镇、马兰镇等多个乡镇的14个教学点开展艺术课堂下乡活动。该项目将红歌传唱、红色文学名著诵读、绘画美丽祖国等内容融入艺术课堂中,在激发乡村学生艺术潜能的同时开展爱国爱党教育。目前,该项目累计开展173场,共3400余名学生受益。

  10岁的彤彤是邢家社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从接触艺术课堂以来,小女孩由沉默寡言变得越来越爱笑,“原来有音乐的世界如此精彩,以后我也要当一名音乐老师,为孩子们授课,让更多孩子感受快乐。”

  关心关爱留守老人

  在“大山里的艺术创想”之后,张涛先后开展了“城市体验”“阳光体育伴梦同行”“偏远地区儿童清洁包”“助学筑梦”“阳光阅读包”等公益活动。此外,他还对接外省爱心单位,帮助河口镇曹坪小学完成校园整校翻修工作,为学校安装了400余平方米彩钢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所学校教学条件。在开展帮扶过程中,他接触到很多老人,发现这些老年人年迈体衰,非常需要帮助。

  张涛坦言,老人们的情况让他很难受,在多次走访了解之后,他积极对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并在对方的扶持下,开展了健康守护包的发放。2023年1月,张涛和众熙公益协会的35名志愿者深入42个村,为村内的困难弱势群体、留守老人发放“健康守护包”1000份,包中主要有解热镇痛药、感冒药、腹泻药、抗过敏药,进一步加强了特殊群体用药服务保障。

  公益之路没有捷径,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张涛表示,回首这些年的公益路,虽辛苦,但收获也不少。回想起来,心里感到很温暖。“做公益是我的信念,坚守初心是我的选择,希望在未来道路上影响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做公益,为古交建设尽一份力、发一点光。”他说。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