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播急救知识,培养更多的应急救护员,红十字‘救’在身边。”这是小店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张鹏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被部队培养多年的退伍军人,多年来,张鹏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23年,张鹏因助人为乐当选太原市道德模范。
成为讲师
退伍后,怀揣着回报社会的想法,2016年张鹏进入了太原市小店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其间,他通过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的数据,了解到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其中70%的人是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现场救护于院外死亡。
“心跳停止时间长短直接关系着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心跳停止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心跳停止超过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心跳、呼吸停止超过3分钟,则出现脑水肿;4分钟到6分钟即可引起不可逆的大脑损伤;8分钟即可进展到生物学死亡。”张鹏说,在日常业务学习中,他明白了心脏骤停的前三四分钟是黄金时间,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
尽早掌握急救知识,帮助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要领,在必要时施救,挽救宝贵生命,成为他坚定的信念。张鹏积极向授课医生学,向课本学,最终取得应急救护师资格,成为志愿服务队里一名讲师。
开展培训
“肩肘手在一条直线上,身体向前倾,不要用胳膊发力,用上半身的力量去按压,注意按压深度,好,不错,继续坚持……”成为志愿服务队的讲师后,张鹏每年都要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楼宇,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大家互动等形式,为市民讲心肺复苏的正确做法,包括怎样打开气道、如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怎样控制好按压频率。
每年重复讲解同样的知识,难免会感觉到很枯燥,然而张鹏却从不厌烦,他表示,只要能扩大应急救护普及面,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生命,救在身边”“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就是磨破嘴皮子,我也愿意……”
让张鹏记忆深刻的是2021年世界红十字日,张鹏带领团队在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开展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培训活动。其间,一位来自北格镇的李大娘紧紧盯着张鹏,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方法,她感言,“老师讲得太好了,我老伴儿的心脏很不好,为了他,我也要把这些知识学会了。”
默默前行
除了心肺复苏,在日常的工作中,张鹏还会一对一地为人们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伤口的包扎止血等。“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的讲解,提高大家应对突发问题的应急反应……”张鹏说。
张鹏直言,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目前在人员密集的地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学校等公共场所,都有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身影,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帮助更多的市民掌握“救命神器”的AED使用方法,“非常有用,可有效减少心源性猝死。”
无声付出、默默前行,让耕耘在志愿服务路上7年的张鹏收获了不少认可和称赞。有人用“退伍不褪色”来褒奖和赞扬他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但用张鹏自己的话说,他是在“军营绿”和“中国红”的基础上加了一抹“天使白”。“军营绿”代表着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国红”代表着一颗红心跟党走,而“天使白”则象征着他从事着医疗卫生行业,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作贡献,让红十字“救”在人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