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注册登记、打卡签到、活动记录、积分兑换,线下开展“靓丽星期五”“志愿集市”“我来教您用手机”等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截至5月7日,活跃在小店区的注册志愿者达7.04万余人,志愿者服务时长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积极满足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持续整合优化平台资源,大胆探索创新实践路径,积极推进全区志愿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和专业化精准服务方向发展,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阵地建设很智能
5月6日上午9时,西温庄乡田庄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帮助居民提升防骗意识和技巧;5月6日9时20分,坞西社区志愿服务小队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报平安服务,帮助解决独居老人的生活困难……在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数字平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全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具体位置及每天活动的场景,还能链接导航,方便群众找到活动地点,信息管理平台功能齐备。
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双向实践平台建设。线下,各支专业队伍根据群众诉求开展志愿服务;线上,“文明小店”平台实现了阵地详情、活动布局“一图可视、一键可查”。志愿者线上注册登记、打卡签到、活动记录、积分兑换等功能齐备,文明实践活动简报“一键生成”,“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工作法”流程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
队伍管理更精准
该区创新志愿服务队伍“8+N”管理模式,在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等8类常备志愿队伍基础上,又成立221支志愿队伍,进一步完善文明实践志愿网格,形成覆盖全区的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区委党校理论宣讲服务队等16支区直特色志愿服务队,结合职能优势,走进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军营,开展针对性项目化志愿服务,深受好评;区科普志愿服务队联合省科普服务中心,将航模飞机、食物金字塔、红外血管成像等流动科技馆搬到了区文明实践中心,孩子们在动手实操的探索中,激发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志愿队等13支社会力量队伍,利用团队所长,精准服务目标群体,让新时代志愿之花更加灿烂夺目。
完善机制添动力
通过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文明小店”,跟踪量化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情况,开展积分和星级认定管理,作为评先评优和激励表彰的重要参考依据,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和服务组织。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采取积分换服务、积分换物质等奖励形式,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举办志愿项目大赛,以赛促学,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在今年年初举办的太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上,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获得最佳组织奖,与贝壳公益联合打造的“我来教您用手机+实践活动”获得二等奖。
志愿平台聚合力
探索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孵化基地”,为社会公益组织提供集项目研发、经验交流、分享展示、项目推介于一体的公共平台,积极引入优秀社会组织,引领本土志愿团队,培育更多好项目落地,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招募服务流程体系。
每个志愿项目的实施,都经过征集群众需求、研发志愿项目、中心审核评定、项目推介展示、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实施等环节。社会纯公益项目的培育孵化和落地实施,进一步实现服务人民群众与做优社会品牌的“双赢”。
目前,已有贝壳公益、正诚爱与陪伴、乡村大喇叭3个社会组织申请进驻,不断研发志愿项目精准服务群众。贝壳公益组织研发出“我来教您用手机+鲜花或永生花制作实践活动”,从群众需求出发,教会老年人使用手机微信、网上购物等生活功能后,送去有趣又实用的节日体验,吸引群众踊跃报名。
服务项目多突破
志愿服务效果如何,由群众评判。
近年来,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培育引入多个志愿项目下沉文明实践所(站)。与贝壳公益联合开展的“我来教您用手机+实践活动”公益项目,已在150余个社区(农村)结对开展千余场;与山西爱尔眼科医院联合开展的共筑“睛”彩大健康科普普查活动,已下沉社区(村)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40余场;与太原十方缘联合开展的“爱与陪伴”项目,为老年群众提供云陪伴600余个小时……众多居民直言,家门口的服务越来越贴心,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
经常参与活动的吴大妈说,现在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她和几个姐妹喜欢聚在这里唱歌、练操,有时滚元宵、包粽子,开心度过许多节日,感觉很充实。
温暖服务常集合
今年3月3日,小店区属39支志愿队伍齐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为群众义务理发、测血压、宣传法律知识等。赵海生雷锋团从地里摘了新鲜芹菜,免费送给环卫工人。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集合各类志愿力量,以“志愿集市”的形式,将医疗义诊、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一个个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每周一次的“靓丽星期五”清洁大行动,在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红色行动”的感染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加入,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的生动局面。文明实践有广度、有深度、更有温度,掀起了志愿服务处处可为、时时可为、人人可为的时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