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10余位居民代表坐在会议室内,与社区工作人员商量增设充电桩的选址事宜。一些社区开设了居民议事厅,针对身边的“关键小事”,众人各抒己见,促成问题快速解决,也激发了大家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并州新闻”客户端11月26日)
遇事多思量,有事好商量。社区开设居民议事厅,将话语权还给居民,让矛盾在协商中化解、需求在沟通中满足,大家的事大家办。这个做法好。
居民议事厅打破了社区干、居民看的藩篱。以往社区事务决策多由工作人员主导,难免出现好心办错事的情况。而议事厅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无论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协调、停车位的规划,还是垃圾分类的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完善,都能坐下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化解了邻里矛盾。
议事厅搭建了民意直通车,居民需求具体而琐碎,只有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才能找准治理的切入点。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接单、共同评单”模式,让治理不再是自说自话,而是围绕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发力,让民生服务更有针对性。
居民议事厅要发挥长效作用,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议事规则,确保讨论过程公平公正、有序高效,避免议而不决;另一方面,要强化结果反馈机制,对居民提出的合理建议及时落实,并公开进展,让居民感受到说了有用处、议了有结果。同时,还可以吸纳多方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让议事厅成为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的平台。
基层治理的活力,源于群众的广泛参与,社区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民意的充分表达。期待更多社区不断完善议事机制、拓宽参与渠道,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