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泽区柳巷街道海西社区的柳南6号楼,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几乎每日准时“上岗”。他肩背装满锤子、扳手的工具包,手持一把扫帚,步履不停。看见垃圾便随手清扫,发现设施损坏就立即维修——他并非社区干部或物业人员,而是77岁的老党员、退役军人史新树。
“退伍不褪色、离岗不离党”,是史新树义务服务无物业老旧小区十余年的真实写照。义务清扫、维修设施、排查隐患……他用一桩桩暖心实事,为家园注入汩汩温情,成为邻里交口称赞的“贴心人”。“史大爷,又做好事呢?”初冬清晨,寒风凛冽,正准备去买菜的刘大娘,看见史新树正仔细清扫楼前过道,熟稔地招呼道。“天冷降温,多注意保暖!”史新树直起腰,笑着回应。
在柳南6号楼,居民们早已习惯了这道忙碌的身影。这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公共区域卫生长期依靠居民自觉维护。面对楼道里散落的烟头、纸屑,史新树“管起了闲事”。这一管,便是十余年。从楼道台阶到单元门口,从楼外便道到扶手栏杆,他一有时间就细致清扫、擦拭。即便面对随意丢弃的外卖餐盒、泼洒的汤汁,他也总是耐心清理,将公共区域视如自家客厅般呵护。
一次,一名女孩在电梯旁突发不适呕吐,污物溅满地面和墙壁,路人纷纷掩鼻绕行。史新树见状,二话不说返回家中,取来卫生纸、拖把和消毒液,俯身默默清理干净。“干净了大家住着才舒心,我就当锻炼身体了。”面对邻里的关切与称赞,老人总是这样云淡风轻。
史新树的奉献远不止于清扫。凭借在军旅生涯锤炼的技能和一颗热心,他主动当起了小区的“维修工匠”。发现电梯内木质地板破损,他担心老人、小孩绊倒,立即找来木板精心修补;楼道扶手年久松动,他拎起工具逐一紧固;小区大门螺丝脱落,他及时加固消除隐患……如今在柳南6号楼,“史师傅真是活雷锋”已成为居民们的共同心声。史新树的持久奉献,如涓涓暖流浸润着社区。
海西社区主任杜红燕感慨道:“史师傅的善举就像一束光,温暖了整个社区。”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维护环境、参与治理的行列。其所住的1单元不仅卫生整洁,邻里关系也愈发和谐,成为整栋楼争相学习的“榜样单元”。
扫帚起落,扫出窗明几净;锤起锤落,叩响初心永恒。这位七旬老党员以十余载的默默坚守,生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与“我是党员我先行”的如磐信念,让平凡善举汇聚成照亮社区、温暖人心的磅礴力量。


















